转载网址:
java 泛型详解-绝对是对泛型方法讲解最详细的,没有之一
https://www.cnblogs.com/coprince/p/8603492.html
概念:
泛型,即“参数化类型”。一提到参数,最熟悉的就是定义方法时有形参,然后调用此方法时传递实参。那么参数化类型怎么理解呢?
顾名思义,就是将类型由原来的具体的类型参数化,类似于方法中的变量参数,此时类型也定义成参数形式(可以称之为类型形参),
然后在使用/调用时传入具体的类型(类型实参)。
泛型的本质是为了参数化类型(在不创建新的类型的情况下,通过泛型指定的不同类型来控制形参具体限制的类型)。也就是说在泛型使用过程中,
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这种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接口和方法中,分别被称为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
经典例子
因为List中即添加了String类型,又添加了Int类型,直接强制为Int类型会报错,如下图:
为了杜绝这种报错的出现,所以我们需要在程序编译时就提示用户去修改代码。如图 :添加的String声明就属于泛型
特性
泛型只在编译时有效,测试如下:
经测试,两者类型相同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证明,在编译后程序会采取去泛型的措施。也就是说Java中的泛型,只在编译阶段有效。在编译过程中,正确检测泛型结果后,会将泛型的相关信息擦除,并且在对象进入和离开的边界处添加类型检查和类型转换的方法。也就是说,泛型信息不会进入到运行时阶段。
对此总结出一句户:泛型类型在逻辑上可以看出是多个不同的类型,实际上是相同的基本类型
泛型的使用
泛型有三种使用方式:泛型类、泛型接口、泛型方法
1、泛型类
下图是定义的泛型以及使用方法(因最近在学习kotlin,所以赋值key的时候使用的是kotlin)
注意:
- 泛型的类型参数只能是类类型,不能是基础类型
(eg:Double是类型 double是基础类型) - 不能对确切的泛型类型使用instanceof操作(kotin使用的是is)
参考网址:
Kotlin泛型-你可能需要知道这些
https://blog.youkuaiyun.com/zsszqq1990/article/details/80192075
2、泛型接口
泛型接口与泛型类类似,就不详解了
//定义一个泛型接口
public interface Generator {
public T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