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粘滞位产生的原因
没有粘滞位的时候,如果用户对目录有写权限,则可以删除其中的文件和子目录,即使该用户不是这些文件的所有者。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就设置了粘滞位,粘滞位出现执行许可的位置上,用t表示,设置了该位后,其它用户就不可以删除不属于他的文件和目录。
总的来说,粘滞位的产生是为了保护文件或者目录的安全。
二、注意事项
粘滞位只针对目录有效,对文件无效。
三、粘滞位的作用
若一个目录设置了粘滞位权限,当一个用户自己在该目录下创建文件或者目录时,只有自己和root才能对该目录下的文件进行删除。
举例说明:
假设有一个用户甲,有一个目录A,用户甲之于目录A的身份是用户组或者其他人,当用户甲对目录A具有写权限时,表明甲可以对A下的文件或者目录进行删除操作;但是当A设置了粘滞位权限,就只有目录A的所有者和root才能对A底下的文件或目录进行删除,用户甲还是可以对A下的文件你进行除删除以外的操作
图示如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录tmp具有粘滞位权限
进入/tmp中,并创建文件test
切换至root用户,并将test的权限改为777
然后以一般用户登陆,尝试删除test
发现没有权限删除文件!
Linux下的粘滞位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6-26 10:25:13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