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公式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欧拉公式解决两类几何分割问题:一是椭圆形地块被n个点连线分割的最大区域数量;二是圆内n个点划分区域的数量。通过对顶点、边和面的计算,给出了具体的算法实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出处:

https://blog.youkuaiyun.com/yjx_xx/article/details/36035947

此题初识欧拉公式 V - E + F = 2. 

其中V是顶点(即所有线段的断点数加上交点数),E是边数(即n段椭圆弧加上这些线段被切成的段数),F是面数(即土地块数加上椭圆外那个无穷大的面)。

题目:有一块椭圆的地,你可以在边界上选n个点,并两两连接得到n(n-1)/2条线段。它们最多能把土地分成多少个部分?

解:

最优方案不会让三条线段交于一点。

欧拉公式:V-E+F=2.其中V是顶点(即所有线段的断点数加上交点数),E是边数(即n段椭圆弧加上这些线段被切成的段数),F是面数(即土地块数加上椭圆外那个无穷大的面)。

换句话说,只需求出V和E,答案就是E-V+1

不管是定点还是边,计算时都要枚举一条从固定点出发(所以最后要乘以n)的所有对角线。假设该对角线左边有i个点,右边有n-2-i个点,则左右两边的点两两搭配后在这条对角线上形成了i*(n-2-i)个焦点,得到了i*(n-2-i)+1条线段。注意:每个交点被重复计算了4次,而每条线段被重新计算了2次。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V,E,sumv,sume,i;
	while(~scanf("%d",&n))
	{
		sumv=sume=0;
		for(i=0;i<n-1;i++)
			sumv+=i*(n-2-i);
		for(i=0;i<n-1;i++)
			sume+=i*(n-2-i)+1;
		V=n+n*sumv/4;
		E=n+n*sume/2;
		printf("%d\n",E-V+1);
	}
	return 0;
}

 

再来多一题:

视频网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9849697

问:n个点能把一个圆分割成多少个区域。

 

 

 

 

 

 

我们通过欧拉公式 F=E-不包括最外围的区域)

那么设n个点能形成的直线为L,  {\color{Red} L=\binom{n}{2}},因为每两个点就能构成一条直线

 {\color{Red} V=\binom{n}{4}{\color{Red} }},这表示内部的点,每4个外点就能构造出一个内部点(相当于两条对角线相交于一点)。

最后我们来求E,易得两条对角线相交于一个点,会多出两条边,3条对角线相交于两个点,会多出2*2条边,那么即是n条对角线相交于m个点,会多出2*m个点,最后E=E=\binom{n}{2}+2*\binom{n}{4}{\color{Red} }

所以F={\color{Red} } F=\binom{n}{4}+ \binom{n}{2}+1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long long C(int n, int m)
{
    long long s=1;
    if(n < m)
        s=0;
    else if (n == m || m == 0)
        s=1;
    else
        for(int i=1; i<=m; i++)
            s = s * (n - i + 1) / i;
 
     return s;
 }
 
int main(){
    int n;
    while(cin>>n){
        cout<<C(n,4)+C(n,2)+1<<endl;
    }
    return 0;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