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的概念: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

快速排序由C. A. R. Hoare在1960年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一趟快速排序的算法:

1)设置两个变量i、j,排序开始的时候:i=0,j=N-1;

2)以第一个数组元素作为关键数据,赋值给key,即key=A[0];

3)从j开始向前搜索,即由后开始向前搜索(j--),找到第一个小于key的值A[j],将A[j]和A[i]的值交换;

4)从i开始向后搜索,即由前开始向后搜索(i++),找到第一个大于key的A[i],将A[i]和A[j]的值交换;

5)重复第3、4步,直到i=j; (3,4步中,没找到符合条件的值,即3中A[j]不小于key,4中A[i]不大于key的时候改变j、i的值,使得j=j-1,i=i+1,直至找到为止。找到符合条件的值,进行交换的时候i, j指针位置不变。另外,i==j这一过程一定正好是i+或j-完成的时候,此时令循环结束)。

此过程可以理解为按个子排队。

代码:

package 排序方法;

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Qs(int[] arr, int n, int m) {
        //定义一个数组,其中s为它的其实索引(通常定义为0)
        //x为它的结束索引(通常为array.length-1)

        if (n >= m) {
            // 递归结束条件:s>=x的时候
            return;
        }
        
        // 否则得到基准元素位置,也就是对换的元素
        int pivot= part(arr, n, m);
        // 用分治法递归数列的两部分
        Qs(arr, n, pivot - 1);
        Qs(arr, pivot + 1,m);
    }

    private static int part(int[] arr, int n, int m) {
        // 取第一个位置的元素作为基准元素
        int pivot = arr[n]; 
        // 初始等于pivot的位置
        int left = n;
        int right = m;
       
        int index = n;

        while (right >= left) {
            // 大在左右指针重合或者交错时结束
            while (right >= left) {
                if (arr[right] < pivot) {
                    arr[left] = arr[right];
                    index = right;
                    left++;
                    break;
                }
                right--;
            }
            // left指针从左向右进行比较
            while (right >= left) {
                if (arr[left] > pivot) {
                    arr[right] = arr[left];
                    index = left;
                    right--;
                    break;
                }
                left++;
            }
        }
        arr[index] = pivot;
        return index;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 80, 83, 84, 87, 61, 50, 70, 60, 88, 99};
        Qs(arr, 0, arr.length - 1);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i]+"");
        }
    }
}
50 60 61 70 80 83 84 87 88 99


复杂度分析:
(1)最坏时间复杂度 
最坏情况是指每次区间划分的结果都是基准关键字的左边(或右边)序列为空,而另一边区间中的记录仅比排序前少了一项,即选择的关键字是待排序记录的最小值或最大值。最坏情况下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这里写图片描述。 
(2)最好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是指每次区间划分的结果都是基准关键字的左右两边长度相等或者相差为1,即选择的基准关键字为待排序的记录的中间值。此时进行比较次数总共为 nlogn,所以最好情况下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3)平均时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这里写图片描述。在所有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的算法中,快速排序的平均性能是最好的。 
(4)空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栈空间来实现递归。最好情况,递归树的深度为这里写图片描述,其空间复杂度也就是O(nlogn);最坏情况下,需要进行 n-1次递归,其空间复杂度为O(n);平均情况,空间复杂度为O(nlogn). 
(5)基准关键字的选取,基准关键字的选取是决定快速排序算法的关键,常用的基准关键字的选取方式如下: 
第一种:三者取中。将序列首、尾和中间位置上的记录进行比较,选择三者中值作为基准关键字。 
第二种:取left和right之间的一个随机数,用n[m]作为基准关键字。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快速排序一般称为随机的快速排序。

1. 用户与权限管理模块 角色管理: 学生:查看实验室信息、预约设备、提交耗材申请、参与安全考核 教师:管理课题组预约、审批学生耗材申请、查看本课题组使用记录 管理员: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审核预约、耗材采购与分发、安全检查 用户操作: 登录认证:统一身份认证(对接学号 / 工号系统,模拟实现),支持密码重置 信息管理:学生 / 教师维护个人信息(联系方式、所属院系),管理员管理所有用户 权限控制:不同角色仅可见对应功能(如学生不可删除设备信息) 2.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模块 实验室信息管理: 基础信息:实验室编号、名称、位置、容纳人数、开放时间、负责人 功能分类:按学科(计算机实验室 / 电子实验室 / 化学实验室)标记,关联可开展实验类型 状态展示:实时显示当前使用人数、设备运行状态(正常 / 故障) 设备管理: 设备档案: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日期、单价、生产厂家、存放位置、责任人 全生命周期管理: 入库登记:管理员录入新设备信息,生成唯一资产编号 维护记录:记录维修、校准、保养信息(时间、内容、执行人) 报废处理:登记报废原因、时间,更新设备状态为 "已报废" 设备查询:支持按名称、型号、状态多条件检索,显示设备当前可用情况 3. 预约与使用模块 预约管理: 预约规则:学生可预约未来 7 天内的设备 / 实验室,单次最长 4 小时(可设置) 预约流程:选择实验室→选择设备→选择时间段→提交申请(需填写实验目的) 审核机制:普通实验自动通过,高危实验(如化学实验)需教师审核 使用记录: 签到 / 签退:到达实验室后扫码签到,离开时签退,系统自动记录实际使用时长 使用登记:填写实验内容、设备运行情况(正常 / 异常),异常情况需详细描述 违规管理:迟到 15 分钟自动取消预约,多次违规限制预约权限 4. 耗材与安全管理模块 耗材管理: 耗材档案:名称、规格、数量、存放位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_星耀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