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是承接《 C++基础精讲篇第2讲》的内容补充之一。读者们可以先把上一讲的知识学习了以后,再学习这一讲的相关知识。这一讲主要为大家分享C++特有的内联函数、auto关键字、基于范围的for循环以及指针空值。希望大家在我的文章的帮助下,能有所收获,那我们就开始学习吧。

目录
1、内联函数
1.1 定义
以inline修饰的函数叫做内联函数,编译时C++编译器会在调用内联函数的地方展开,没有函数压栈的开销,其可以提高程序运行的效率。
1.2 用法介绍
首先我们写一个常规的求和函数,如下图所示,在调试过程中,利用vs编译器的“反汇编”命令查看程序的底层原理,从汇编中可以看出,利用push命令将实参1和2传递给形参a和b,然后利用call命令调用ADD函数,最终得到求和结果。这是常规的函数调用的利用汇编查看的底层原理。
#include<stdio.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int main()
{
cout << ADD(1, 2) << endl;
if (ADD(1, 2))
{
cout << ADD(1, 2) << endl;
}
return 0;
}

在分析内联函数的工作原理时,首先需要对VS编译器进行设置,首先需要确保在Debug模式下,因为在release条件下,可能会被系统优化,使得查看不了内联函数的效果,然后分以下三步骤进行设置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