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的语句分为如上5类,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定义语言(DDL)、事务控制、会话控制和
系统控制。
我们最常用的是DDL和DML,DDL是用来定义和更改表结构的语句,而DML是用来管理表中数据的语句;此外,当执行DDL语句时,在每一条语句前后,oracle都将提交当前的事务,因此当DDL语句执行完成时,DDL语句会被自动提交,不能回滚。当执行DML命令如果没有提交,将不会被其他会话看到。在DML命令之后执行了DDL命令或DCL命令,或用户退出会话, 或终止实例,此时系统会自动发出commit命令,使未提交的DML命令提交。
下面我们来验证DDL和DML:
我们使用HR和ANONYMOUS两个用户登录,两个用户共享表mytable,表结构如下所示:
然后我们使用DML的insert语句插入一条数据,然后再分别在两个用户的session中使用"select * from
mytable;".结果如下
我们发现,HR对表的修改ANONYMOUS并不能立即看到,然后我们在HR中使用commit语句提交修改:
可以发现,使用commit语句之后HR对表的修改ANONYMOUS才会看见。
接下来我们使用DDL语句alter删除name列,结果如下:
可以发现,DDL语句不需要commit,系统确实会自动提交,两个用户的表是一样的。
最后,我们来试验下rollback功能,看看DDL和DML的rollback有什么区别,这里需要提前说明一下,savepoint
保存的标记点一旦使用commit语句提交以后就默认失效了,回滚到这里系统会报错,因此我们不能在savepoint
语句和rollback之间使用commit语句。
我们先来试验下DML的rollback,SQL语句如下:
-- 先把上面实验的表删除
drop table mytable;
-- 创建表
create table mytable(
id number(3,0) not null,
name varchar2(10) not null
);
-- 插入原始数据
insert into mytable(id,name) values(100,'wuxi');
insert into mytable(id,name) values(102,'lihang');
-- 查看表
select * from mytable;
-- 保存标记点
savepoint point_1;
-- DML语句
insert into mytable(id,name) values(104,'xiaoming');
-- 查看新插入的数据
select * from mytable;
-- 回滚插入的操作
rollback to savepoint point_1;
-- 查看回滚结果
select * from mytable;
执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DML的rollback回滚成功!
下面我们试试DDL的rollback能否成功呢?SQL语句如下:
-- 接着上面的例子的代码
savepoint point_2;
alter table mytable drop column name;
select * from mytable;
rollback to savepoint point_2;
执行结果如下:
可以发现,回滚失败,系统提示找不到point_2,说明DDL语句执行完成以后系统默认会commit,
所以导致point_2失效了。
总结
DDL语句执行完成以后会自动commit,所以每条语句执行之后其他用户立即可见,但是无法回滚;
DML执行以后其他用户不会立即看到,需要手动使用commit让其他用户可见,在使用commit之前
可以设置savepoint并且使用rollback进行回滚操作;
savepoint在commit之后就会失效,因为DDL默认执行完成后就会commit,这是导致无法回滚的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