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把 Mint、YNAB、财富管理顾问和「多币种资产仪表盘」揉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 2021 年,一群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真的动手做了,还给它起了个亲切的名字:Maybe。
今天,他们把这套烧掉 100 万美元 的产品完整开源,宣布“人人都能自己跑起来”。这篇文章就带你看看它背后的故事、和其他工具的区别、以及怎么在 10 分钟内把个人财务系统搭在自己电脑上。
01|从「豪华版 Mint」到按下暂停键
Maybe 最初的定位是「个人理财 + 财富管理」:
• 可以同步银行账户、券商、加密资产
• 支持多币种、实时汇率
• 最炸裂的是「Ask an Advisor」——每月订阅里直接送你一位持证 CFP/CFA,按次答疑
听上去很完美,对吧? 但 2023 年年中,团队还是决定关掉商业版。原因很现实:B2C 订阅的获客成本、合规成本、数据供应商费用一起飙升,最后算不过来账。
于是他们把代码封存,直到今天——全部 AGPLv3 开源,连当年的「豪华功能」也一并奉上。
02|为什么又决定开源?
用创始人自己的话说:
“我们花了大钱证明了这条路可行,也证明了它暂时不可持续。与其让代码吃灰,不如让它继续发光。”
开源后有两个目标:
1. 任何人都能 零成本 自己托管,数据完全留在本地;
2. 未来推出 低价托管版(类似 Ghost/Plausible 的模式),不想折腾服务器的人也能用。
03|和 Notion、Mint、YNAB 比,Maybe 到底好在哪?
维度 | Mint | YNAB | Notion 模板 | Maybe |
自动同步银行 | ✅ | ✅(部分) | ❌ | ✅ |
多币种实时汇率 | ❌ | ❌ | 手动 | ✅(调用自家 Synth API) |
投资分析 | 基础 | ❌ | 靠模板 | 深度图表 + XIRR |
真人顾问 | ❌ | ❌ | ❌ | ✅(开源版可自建专家系统) |
数据归属 | 厂商云端 | 厂商云端 | 云端 | 你说了算 |
一句话总结:Maybe 是「长得像 YNAB、功能像财富管理 SaaS、数据却在你硬盘」的怪胎。
04|10 分钟上手:两条路任你选
路线 A:懒人托管(Alpha 阶段)
1. 进官方 Discord 排队等邀请;
2. 每月 10(预计),什么都不用管。
路线 B:自己搭(推荐体验)
前提:会一点点命令行。
# 1. 克隆仓库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aybe-finance/maybe.git
cd maybe
# 2. 一键脚本
cp .env.local.example .env.local
bin/setup # 装依赖、建数据库
bin/dev # 启动 Rails
# 3. 打开浏览器
open http://localhost:3000
# 用预设账号登录
# 邮箱 user@maybe.local 密码 password
如果你想看多币种资产,再去 Synth 申请一个免费 API key,写进 .env
,重启即可。
05|给开发者们的 3 个建议
1. 先看性能面板再动刀
团队把 Skylight 的慢查询公开了(实时仪表盘)。挑一条红色 endpoint,修好就是第一贡献。
2. AI 可以怎么玩?
当年「Ask an Advisor」是真人 CFP,现在你可以:
• 用 GPT-4 微调一个小模型,接入 /ask
API,把问答历史喂进去做 Few-Shot
• 让 AI 自动生成「投资组合压力测试」报告,前端直接复用原有 PDF 导出
• 在本地跑量化因子脚本,把信号写回 Postgres,Maybe 的前端就能实时可视化
3. 不要一上来改 UI
产品已经经过 2 年迭代,交互背后有大量财务合规细节。建议先提 Issue 讨论,再动手 PR。
06|写在最后
Maybe 不是第一个开源的理财工具,却是第一个把「高阶财富管理」功能直接白送的。 如果你厌倦了把自己的银行密码交给陌生云厂商,又想要比 Excel 更自动化的体验,Maybe 值得一试。
周末花一杯咖啡的时间,把账户接进去,看看十年前买的基金年化到底多少——也许你会发现,财务自由的第一步,其实是看清自己有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