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开始学习Flash编程。
1.trace():
trace();是在flash测试影片时输出信息,例如想知道影片里的哪个变量的数值,就可以用它查看,方便我们知道变量的值是不是自己要的结果,方便调试.语法为:
trace(变量或其它信息);
例如,我们设定一个变量bb=10,然后在帧的动作栏里输入:
bb=10;
trace(bb);
按Ctrl 回车测试影片时,就会弹出输出栏,显示10.
其它信息指的是数字或文字,字符.如:
trace(10);
trace("中国教程网");
分别输出的信息是:10和中国教程网.注意,文字或字符要用""围起来.
trace();中的括号里还可以是变量的运算,如:
aa=5,
trace(aa bb);输出结果为15;
trace可以输出多个变量:
trace(aa "" bb);
输出为510,若想把它们分开显示,改为:
trace(aa " " bb);输出为5 10.
大家可以随意试试,如我要输出aa=5 bb=10,该在括号内填上什么~~
最后记得,trace输出的信息只能在测试影片时能看到,导出影片后就显示不了信息.因此,在flash发布时,应选勾选"省略跟踪动作",勾选后,既可减少flash文件体积,也可以提高执行速度
如图示

2.getTimer()
<

这篇博客介绍了Flash编程的基础,包括使用trace()函数进行调试,展示了如何输出变量值和基本运算结果。同时讲解了getTimer()函数,用于获取SWF文件播放以来的毫秒数。通过示例代码和参考资料,帮助初学者理解这两个关键概念。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7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