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杯Java组刷题(3)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复习递归相关习题,包括模板代码的自我实践,难点题目如“费解的开关”和“翻硬币”的解法分析,以及对二分问题的理解。重点提到了位运算、偏移量和二进制转十进制技巧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复习递归后面的习题,依然是跟着小成同学,参考《算法笔记》这本书。

To Do List:

1、模板代码在挑战模式下自己敲一遍

2、复习一遍比较难的递归题目(费解的开关、翻硬币、飞行员兄弟):敲一遍,注重理解

3、二分问题先掌握一下整数这种稍微好理解的。

4、背会儿单词,准备睡觉!

递归模板题再复习!

19:44开始 20: 14复习完毕,耗时30min,其中AcWing 93. 递归实现组合型枚举在做题的过程中卡壳了。优化剪枝那里突然忘记该从哪考虑,这里再加强一下记忆。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static int n, m, N = 26;
    static int[] num = new int[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n = sc.nextInt();
        m = sc.nextInt();
        dfs(1, 1);
    }
    
    private static void dfs(int u, int start) {
        if(u + n - start < m) return;
        if(u == m + 1) {
            for(int i = 1; i <= m; i++) {
                System.out.print(num[i] + " ");
            }
            System.out.println();
            return;
        }
        for(int i = start; i <= n; i++) {
            num[u] = i;
            dfs(u + 1, i + 1);
            num[u] = 0;
        }
    }
}

u :当前正在枚举第几个位置

start 当前最小可以从哪个数开始枚举

m - start 其实就是尚未枚举的位置还剩下几个数可以选,当已经枚举到的位置u+剩下可选数目 < m

的时候,其实不符合条件,就return即可,即 if (u + n - start < m) return;

前面两道题没什么问题了,这道题明天再复习一下。

接下来开始复习递归中比较难的题目:
AcWing 95. 费解的开关

20:20开始

分析:这道题的题目需求是要将所有的灯变亮,但是有一个比较难考虑到的点:只需要枚举第一行的左右初始状态,剩下行的操作均可确定,最后再判断最后一行是否符合条件即可。

上述动图可以帮助更好理解整个操作的流程,黄色表示灯处于亮的状态。

顺序可以任意,每个格子最多按一次。

所以解法就是枚举第一行,之后的所有操作就都确定了。

最后一行的状态不能改了,需要特判一下,如果有灭着的说明方案不合法,如果全亮说明方案ok。

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static final int N = 6;
    static char[][] g = new char[N][N];
    static char[][] backup = new char[N][N];
    static int[] dx = {-1, 0, 1, 0, 0}; //从十字架的上方开始是第一个
    static int[] dy = {0, 1, 0, -1, 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 = sc.nextInt();
        while (n-- != 0) { //这里这个写法我感觉还是比较好的,需要着重记忆
            for(int i = 0; i < 5; i++) {
                g[i] = sc.next().toCharArray();
            }
            int res = Integer.MAX_VALUE; //这句话主要是用来初始化res
            for(int op = 0; op < 32; op++) { //因为是用0和1表示的数,每一种情况都可以对应一个十进制数字
                //先把数组给备份一下,后面还原的时候需要用到
                for(int i = 0; i < 5; i++) {
                    backup[i] = g[i].clone();
                }
                int step = 0;
                //下面是对第一行状态的判断和操作
                for(int i = 0; i < 5; i++) {
                    if((op >> i & 1) == 0) {
                        //这里!!对我来说位运算的一切都很新颖,mark一下
                        //这里的意思是来判断i的二进制的第几位是不是1
                        step++;
                        turn(0, 4 - i);//这道题明显比前几道模板题难得多得多得多,涉及到很多的函数
                    }
                }
                for(int i = 0; i < 4; i++) {
                    for(int j = 0; j < 5; j++) {
                        if(g[i][j] == '0') {
                            step++;
                            turn(i + 1, j);
                        }
                    }
                }
                boolean dark = false;
                for(int i = 0; i < 5; i++) {
                    if(g[4][i] == '0') {
                        dark = true;
                        break;
                    }
                }
                if(!dark) res = Math.min(res, step);
                for(int i = 0; i < 5; i++) {
                    g[i] = backup[i].clone();
                }
            }
            if(res > 6) res = -1;
            System.out.println(res);
        }
    }
    // 利用偏移量改变5个位置的值
    private static void turn(int x, int y) {
        for (int i = 0; i < 5; i++) {
            int a = x + dx[i];
            int b = y + dy[i];
            if (a < 0 || a >= 5 || b < 0 || b >= 5) continue; // 在边界外,直接忽略即可
            g[a][b] ^= 1; // 异或运算
        }
    }

}

以上代码对我来说比较新的地方有:

1、偏移量

2、巧妙运用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3、特判

今天再做一道跟这个十分类似的简化版题目:

AcWing 1208. 翻硬币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ain {
    
    static final int N = 101;
    static char[] s1 = new char[N];
    static char[] s2 = new char[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1 = sc.next().toCharArray();
        s2 = sc.next().toCharArray();
        int res = 0;
        for (int i = 0; i < s1.length - 1; i++) {
            if (s1[i] != s2[i]) {
                turn(i);
                turn(i + 1);
                res++;
            }
        }
        System.out.print(res);
    }
    
    private static void turn(int i) {
        if (s1[i]  == '*') s1[i] ='o';
        else s1[i] = '*';
    }
}

21:20了,今天有点累。。任务没完成,想睡觉了。。明天见。。

内容概要:文章基于4A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对SAP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业务架构上,成本中心是成本控制的责任单元,负责成本归集与控制,而利润中心是利润创造的独立实体,负责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应用架构方面,两者都依托于SAP的CO模块,但功能有所区分,如成本中心侧重于成本要素归集和预算管理,利润中心则关注内部交易核算和获利能力分析。数据架构中,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存在多对一的关系,交易数据通过成本归集、分摊和利润计算流程联动。技术架构依赖SAP S/4HANA的内存计算和ABAP技术,支持实时核算与跨系统集成。总结来看,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4A架构下相互关联,共同为企业提供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适合人群:从事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或利润核算的专业人员,以及对SAP系统有一定了解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企业理解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4A架构下的运作机制;②指导企业在实施SAP系统时合理配置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优化业务流程;③提升企业对成本和利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持业务决策。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阐述了理论概念,还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实现方式,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