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简介
使用过原生API不得不说,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不能递归创建和删除节点、Watcher只能使用一次、还有很多可以解决分布式应用问题的api(比如分布式锁,leader选举等),但由于ZooKeeper提供的原始API并不是很易用,在其基础上封装一些高级应用又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这个时候,Curator出现了,Curator是Netflix公司开源的一个Zookeeper客户端,后捐献给Apache,Curator框架在zookeeper原生API接口上进行了包装,解决了很多ZooKeeper客户端非常底层的细节开发。提供ZooKeeper各种应用场景(recipe, 比如:分布式锁服务、集群领导选举、共享计数器、缓存机制、分布式队列等)的抽象封装,实现了Fluent风格的API接口,是最好用,最流行的zookeeper的客户端。
Apache Curator是一个比较完善的ZooKeeper客户端框架,通过封装的一套高级API 简化了ZooKeeper的操作。通过查看官方文档,可以发现Curator主要解决了三类问题:
- 封装ZooKeeper client与ZooKeeper server之间的连接处理
- 提供了一套Fluent风格的操作API
- 提供ZooKeeper各种应用场景(recipe, 比如:分布式锁服务、集群领导选举、共享计数器、缓存机制、分布式队列等)的抽象封装
Curator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了zk使用的复杂性:
- 重试机制:提供可插拔的重试机制, 它将给捕获所有可恢复的异常配置一个重试策略,并且内部也提供了几种标准的重试策略(比如指数补偿)
- 连接状态监控: Curator初始化之后会一直对zk连接进行监听,一旦发现连接状态发生变化将会作出相应的处理
- zk客户端实例管理:Curator会对zk客户端到server集群的连接进行管理,并在需要的时候重建zk实例,保证与zk集群连接的可靠性
- 各种使用场景支持:Curator实现了zk支持的大部分使用场景(甚至包括zk自身不支持的场景),这些实现都遵循了zk的最佳实践,并考虑了各种极端情况
二 基于Curator的ZooKeeper基本用法
首先需要在pom.xml中添加如下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urator</groupId>
<artifactId>curator-framework</artifactId>
<version>4.0.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urator</groupId>
<artifactId>curator-recipes</artifactId>
<version>4.0.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urator</groupId>
<artifactId>curator-x-discovery</artifactId>
<version>4.0.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urator</groupId>
<artifactId>curator-test</artifactId>
<version>4.0.0</version>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1、创建会话
Curator是Fluent风格API,如果您以前没有使用它,它可能看起来很奇怪,所以建议您熟悉这种风格。
Curator的创建会话方式与原生的API创建方式区别很大。Curator创建客户端为CuratorFramework,是由CuratorFrameworkFactory工厂类来实现的,CuratorFramework是线程安全的,要连接的每个ZooKeeper集群只需要一个 CuratorFramework对象就可以了。
CuratorFrameworkFactory提供了两种构造CuratorFramework的方法,一种是直接newClient,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CuratorFrameworkFactory.builder(),提供了细粒度的控制。
CuratorFrameworkFactory提供了两个默认的直接构造CuratorFramework的方法,如下:
public static CuratorFramework newClient(String connectString, RetryPolicy retryPolicy);
public static C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