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MySQL 中,事务锁是用于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并发控制的重要机制。事务锁可以帮助防止多个事务同时修改同一数据,从而避免数据不一致和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等问题。
以下是 MySQL 事务锁的关键点总结:
- 事务锁:用于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并发控制。
- 锁的类型:
- 行级锁:InnoDB,粒度细,性能高。
- 表级锁:MyISAM,粒度粗,性能低。
- 锁的获取与释放:通过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
和SELECT ... FOR UPDATE
获取锁,事务提交或回滚时释放锁。 - 常见锁类型:
- 共享锁(S 锁):允许多个事务读取,阻止修改。
- 排他锁(X 锁):阻止其他事务读取和修改。
- 意向锁(IS, IX, SIX 锁):表示事务的意图。
- 间隙锁(Gap Locks):防止幻读。
- 记录锁(Record Locks):锁定具体的行。
- 间隙加记录锁(Next-Key Locks):锁定索引记录及其前后间隙。
- 事务隔离级别:影响锁的使用和数据一致性。
- 锁冲突:了解锁冲突和死锁,优化事务逻辑。
- 锁的优化:减少锁持有时间,选择合适的隔离级别,使用索引,避免死锁。
- 监控与诊断:使用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和information_schema
查看锁信息。
详述:
文章目录
1. 事务锁概述
1.1 什么是事务锁?
- 事务锁:在事务执行期间,数据库系统使用锁来控制对数据的访问,确保事务的隔离性和一致性。
- 目的:
- 防止脏读:一个事务读取了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 防止不可重复读:一个事务多次读取同一数据时,数据被其他事务修改。
- 防止幻读:一个事务在两次查询之间,其他事务插入了新的数据行。
1.2 事务隔离级别
-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最低的隔离级别,允许脏读。
-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不允许脏读,但允许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默认隔离级别,不允许脏读和不可重复读,但允许幻读。
- 串行化(Serializable):最高的隔离级别,完全串行化事务,不允许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2. 锁的类型
2.1 行级锁(Row-Level Locks)
- 适用存储引擎:InnoDB
- 特点:
- 粒度细:只锁定特定的行,减少锁冲突。
- 性能高:适用于高并发场景。
- 类型:
- 共享锁(Shared Lock, S 锁):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同一行,但阻止其他事务修改该行。
- 排他锁(Exclusive Lock, X 锁):阻止其他事务读取和修改该行。
2.2 表级锁(Table-Level Locks)
- 适用存储引擎:MyISAM、InnoDB(某些情况下)
- 特点:
- 粒度粗:锁定整个表,可能导致高并发下的性能瓶颈。
- 简单:实现简单,但可能导致锁冲突。
- 类型:
- 读锁(Read Lock):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读取表,但阻止其他事务写入表。
- 写锁(Write Lock):阻止其他事务读取和写入表。
3. 锁的获取与释放
3.1 获取锁
- 共享锁:使用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id = 1 LOCK IN SHARE MODE;
- 排他锁:使用
SELECT ... FOR UPDATE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id = 1 FOR UPDATE;
3.2 释放锁
- 自动释放:事务提交(
COMMIT
)或回滚(ROLLBACK
)时自动释放锁。 - 显式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