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近几年,无论是使用规模、开发者人数,还是技术生态成熟度、相关工具的丰富程度,Java 都在后端开发语言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也是开发各类业务系统的首选语言。
但很多同学却总有种“做不动”的感觉。项目还好说,用 Java 写系统代码都没有问题,可一旦有人问到 Java 程序运行起来以后内部发生了什么,怎么让它运行的更好?大多数同学就可能答不上来了。
而现在面试 Java 岗位,无论什么规模的公司,面试官必问到 JVM 相关的问题,什么线程、内存模型、JVM 运行时内存、垃圾回收与算法、GC 垃圾收集器、JAVA IO/NIO 、JVM 类加载机制等等知识点。
接下来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2020 年一线大厂技术面试 JVM 知识的必考问题,看看你能答出几道?
一、说一说 JVM 运行时数据区?
不同虚拟机的运行时数据区可能略微有所不同,但都会遵从 Java 虚拟机规范, Java 虚拟机规范规定的区域分为以下 5 个部分:
1. 程序计数器
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字节码解析器的工作是通过改变这个计数器的值,来选取下一条需要执行的字节码指令,分支、循环、跳转、异常处理、线程恢复等基础功能;
2. Java 虚拟机栈
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
3. 本地方法栈
与虚拟机栈的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虚拟机栈是服务 Java 方法的,而本地方法栈是为虚拟机调用 Native 方法服务的;
4. Java 堆
Java 虚拟机中内存最大的一块,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
5. 方法区
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二、GC 收集器有哪些?
**并行收集器:**串行收集器使用一个单独的线程进行收集,GC 时服务有停顿时间。
**串行收集器:**次要回收中使用多线程来执行。
CMS 收集器是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实现的,经过多次标记才会被清除。
**G1 **从整体来看是基于“标记—整理”算法实现的收集器,从局部(两个 Region 之间)上来看是基于“复制”算法实现的。
三、如何判断 Java 对象已经被回收?
1. 引用计数算法
为每个对象创建一个引用计数,有对象引用时计数器 +1,引用被释放时计数 -1,当计数器为 0 时就可以被回收。它有一个缺点不能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2. 可达性分析法
从 GC Roots 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到 GC Roots 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时,则证明此对象是可以被回收的。
GC Roots:
1.虚拟机栈(本地变量表)引用的对象。
2.方法区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3.方法区常量引用的对象。
4.本地方法栈JNI(一般指naive方法)中引用的对象
图示 Object6、7、8 与起始点没有任何引用链,则说明不可用,需要被回收。
四、垃圾回收算法有哪些?
1. 标记-清除(Mark-Sweep)
此算法执行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从引用根节点开始标记所有被引用的对象,第二阶段遍历整个堆,把未标记的对象清除。此算法需要暂停整个应用, 同时,会产生内存碎片。
2. 复制(Copying)
此算法把内存空间划为两个相等的区域,每次只使用其中一个区域。垃圾回收时,遍历当前使用区域,把正在使用中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个区域中。
每次只处理正在使用中的对象,因此复制成本比较小,同时复制过去以后还能进行相应的内存整理,不会出现“碎片”问题。当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需要两倍内存间。
3. 标记-整理(Mark-Compact)
结合了前两个算法的优点,也是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从根节点开始标记所有被引用对象,第二阶段遍历整个堆,清除标记对象,并未标记对象并且把存活对象“压缩”到堆的其中一块,按顺序排放。
此算法避免了“标记-清除”的碎片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复制”算法的空间问题。
垃圾回收器和内存分配策略大图
五、写到最后
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请你也不要吝啬你的赞,你们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今天的Java知识分享就到这里!点关注,不迷路,关注程序员曾曾,每天分享不同的Java基础知识,想要知道更多Java基础知识的我这边整理了一个我自己的GitHub仓库:Java小白修炼手册,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自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