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1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硕士论文写YOLO可以毕业吗?
YOLO算法是一种革命性的目标检测方法,它巧妙地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回归任务。通过,每个网格负责预测位于其中心的目标,实现了端到端的目标检测。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问题,还显著提升了检测速度。YOLO的核心创新在于,无需额外的候选区域生成步骤。这种统一的框架使得YOLO能够在保证较高准确率的同时,实现极高的检测速度,成为实时目标检测领域的里程碑式算法。YOLO算法自2016年问世以来,经历了多个重要版本的演进,不断推动着实时目标检测技术的进步。以下是各版本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时间线:YOLOv6。
2024-12-07 17:00:14
1841
原创 人工智能对图像处理常用的四大算法
欢迎大家扫描文末的二维码进行咨询(学习交流、大牛答疑、大厂内推)另外我还整理了整整200G的人工智能学习笔记、课程视频、面试宝典一并可以无套路免费分享给大家!这是小编的其他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点击即可阅读人工智能常用的十大算法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一)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二)人工智能数学基础(三) 人工智能数学基础(四)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遗传算法是计算数学中用于解决最佳化的搜索算法,是进化算法的一种。进化算法最初是...
2021-10-08 19:20:56
8253
1
原创 人工智能必备数学基础(一)
导读:数学基础知识蕴含着处理智能问题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也是理解复杂算法的必备要素。今天的种种人工智能技术归根到底都建立在数学模型之上,要了解人工智能,首先要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了有关人工智能的资料,有python基础,图像处理opencv\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学基础等资源库,想学习人工智能或者转行到高薪资行业的,大学生也非常实用,无任何套路免费提供,,加我裙【966367816】下载,或者扫码+vx 也可以领取的内部资源,人工智能题库,大厂面试题 学习大纲 自学课程大纲还有200G人工智
2021-09-18 14:31:16
2765
原创 万字拆解:Agent 到底是什么? 有哪些使用场景
摘要:Agent(智能体)正从被动应答转向主动执行,重塑人机协作方式。其核心由四大组件构成:大脑(LLM)负责决策、技能(Tools)实现行动、记忆(Memory)保持连贯性、规划(Planning)拆解任务。文章详细阐述了Agent在产品研发、运营增长、客户服务和企业流程中的落地场景,通过自动化PRD生成、智能客服、跨系统协同等应用实现效率提升。同时指出当前存在成本、可靠性、安全性和维护复杂度等挑战,呼吁从业者以"智能体优先"思维重构业务流程,建议从具体场景切入实践,在生产力革命中抢占
2025-11-20 11:23:53
1069
原创 对人工智能毫无了解,看不懂Transformer和BERT论文?别慌!导师亲授破局思路
摘要:针对初学者阅读Transformer和BERT论文的困难,文章建议采取分阶段学习策略:1)先暂停硬啃论文,补充深度学习、NLP和注意力机制等基础知识;2)通过"小白版解读"了解论文整体框架;3)拆分阅读论文,重点看摘要、引言和模型结构图;4)主动提问和讨论。强调建立知识基础比直接阅读更重要,推荐采用"先补基础再拆读,不懂就问"的方法逐步理解核心论文。
2025-11-19 16:09:38
305
原创 LSTM之父向何恺明开炮:我学生才是残差学习奠基人
残差学习创始权之争再起:LSTM之父为合作伙伴发声 摘要:LSTM之父Jürgen Schmidhuber近日发声,质疑何恺明团队对残差学习的首创权。他指出,其合作伙伴Sepp Hochreiter早在1991年就提出循环残差连接解决梯度消失问题,这一思想最终演变为LSTM的核心机制和后来的ResNet。事实上,这已是Jürgen多次挑战深度学习领域重要成果的原创归属,此前他曾对图灵奖结果、GAN和Transformer等提出类似质疑。尽管这些争议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但确实展现了深度学习技术发展的传承性。这场
2025-11-19 15:14:09
572
原创 一图搞懂深度学习:多模态学习如何像人一样理解世界?
《多模态学习:AI的"巴黎浪漫感知"之旅》 摘要:通过人类感知巴黎的生动类比,本文形象揭示了多模态学习的核心原理:1)多源输入:AI同步处理图像、文本、音频等多元信息;2)跨模态协同:建立不同模态间的语义关联;3)特征编码:将异构数据转化为统一表征;4)对齐校验:确保多源信息的一致性;5)决策融合:加权整合各模态特征;6)综合输出:生成比单模态更丰富的理解。整个过程如同游客用视听触觉全方位体验巴黎,最终AI也能像人类一样,通过"感官协同"获得对世界的立体认知。
2025-11-05 18:37:53
842
原创 又登1区!多模态深度学习发文大道果真宽又阔啊!
多模态深度学习是目前AI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尤其在医疗诊断、情感分析等应用场景表现出色。该领域学术热度高,创新空间大,开源资源丰富,具备"入门有路径、创新有空间、成果易落地"的特点。核心优势在于跨模态融合的天然创新属性和产业需求驱动,但也面临跨学科门槛、数据算力成本等挑战。高效出成果的关键在于选对细分赛道(如医疗影像融合),聚焦单一环节创新(如优化跨模态注意力机制),并借助现有框架快速验证。该领域成果兼具理论价值与应用潜力,是当前高性价比的论文产出方向。
2025-11-04 17:57:09
886
原创 MiniMax发布全新大模型M2,综合能力直逼GPT-5
中国AI独角兽MiniMax发布新一代开源大模型MiniMax-M2,在权威测评中位列全球前五、开源第一,性能媲美OpenAI和谷歌等巨头。该模型在速度上超越ClaudeSonnet4.5近一倍,价格仅为其8%,打破了智能水平、速度和成本的"不可能三角"。目前模型已开源并限时免费,旨在推动AI普惠化。其卓越表现获得海外科技界认可,被视为中国AI企业以"高智能、低成本"策略冲击全球AI格局的重要突破。
2025-10-28 17:58:28
947
原创 一区收割机,SAM+医学图像分割为啥刷爆顶会顶刊?新突破!
SAM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其泛化能力和交互式特性可有效解决医学标注成本高的痛点。该方向需求刚性、创新空间大,近期在CVPR、IEEE TMI等顶会顶刊涌现大量研究成果,涉及提示优化、模块增强、弱监督等创新路径。公开数据集丰富、评估指标明确,且开源资源充足(如MedSAM、SAM-Med2D),研究门槛相对可控。通过适配医学图像特性(多模态、噪声等)的"微创新"即可产出高水平论文,是当前学术热点。本文汇总前沿论文及代码资源,助力研究者快速切入这一高潜力领域。
2025-10-22 18:11:46
810
原创 彻底搞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智能体(动图讲解)
本文探讨了强化学习与智能体的区别及联系。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试错和反馈来优化决策的方法论,而智能体则是一个完整的自主系统架构。两者可独立存在,也可结合形成强化学习智能体。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出现了基于LLM的新型智能体,它以语言为通用接口,主要分为对话式、任务导向型和多智能体协作系统三种模式。传统智能体和LLM智能体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场景:前者适合精确控制和实时反应,后者擅长自然语言交互和快速开发。未来AI系统将根据需求灵活选择或结合这两种技术路径。
2025-10-15 16:50:36
505
原创 吃透AI新一波高薪红利,你只差这一块拼图(大模型LLM)
【摘要】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岗位需求激增,传统开发者的技能面临转型挑战。国务院近期发布政策推动AI应用落地,企业大模型岗位招聘指数高达94.16,显示AI技术已成为程序员必修课。转型成功案例表明,原有开发经验结合大模型实战能力是关键。系统化学习+商业项目实战的培训模式,能帮助开发者将传统经验转化为AI竞争力。当前技术浪潮不是短暂机会,而是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传统开发者需用大模型思维升级技能栈,在新领域找到不可替代的位置。(150字)
2025-10-11 18:18:36
390
原创 Sora 2:AI 视频的 GPT-3.5 时刻,正在重构创意世界的规则
AI视频生成迎来重大突破,OpenAI推出Sora2实现三大技术飞跃:物理仿真精度提升72%,实现真实世界物理规律模拟;音画同步误差小于3帧,支持多语言语音和情感化音效;"世界状态记忆"技术确保多镜头连贯性。配套SoraApp构建社交创作生态,支持数字分身植入和IP授权,广告、影视等行业面临重构。该技术将专业级创作门槛降至大众级别,开启"创意平权"新时代,目前已在美加开启测试,同时强化了内容安全机制。
2025-10-11 17:41:01
1033
原创 错过这本AIGC书,相当于少走半年弯路!
《一本书读懂AIGC》全面解析ChatGPT、AI绘画等AIGC技术,从基础操作到行业应用,涵盖Prompt设计、绘画参数调试等实用技巧,半小时即可生成专业作品。书中不仅讲解技术使用,还深入探讨AIGC对生产力、智能文明的影响及伦理问题,适合零基础读者快速入门。2023年AIGC爆发之际,本书是职场人、创业者把握AI时代的实用指南,让读者轻松掌握AI技术,发现AI应用的无限可能。
2025-10-09 16:26:57
231
原创 读完《大语言模型提示工程》,终于摸清 LLM 高效输出的 “密码”!
《Sanet.st_PromptEngineeringforLLMs》是一本关于优化大语言模型(LLM)提示设计的实用指南。书中强调"提示设计逻辑"的重要性,提出"角色设定+任务指令+约束条件"的黄金三角结构,可显著提升AI输出的精准度。作者指出常见误区如冗长提示会稀释核心指令,并针对不同LLM提供适配技巧。该书适合从新手到资深用户,提供了一套可落地的框架,帮助用户将LLM从"会说话"转变为"会做事"的高效工具。
2025-10-09 16:15:56
258
原创 大模型新手必备AI基础有哪些?AI基础知识、Hugging Face 工具库等
摘要:大模型学习需要扎实的AI基础,主要包括四大模块:1.数学理论(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最优化理论);2.机器学习核心(数据划分、性能评估、经典算法思想);3.深度学习基础(神经网络组件、Transformer架构);4.编程工具链(Python、PyTorch、HuggingFace等)。建议学习路径:先补数学基础,再学机器学习思维,深入理解Transformer架构,最后通过实践项目巩固。掌握这些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大模型原理并进行后续研究开发。
2025-09-23 17:19:38
851
原创 人人都要学的AI大模型全栈学习路线
AI大模型已成为各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从金融风控到工业质检,大模型正深度赋能企业场景。本课程为零基础学员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习路径,涵盖Transformer、LLM等核心技术及26+实战项目,助力产品经理、程序员等职场人群掌握大模型应用能力。课程突出三大优势:专家直播教学、20+行业案例拆解、私人化模型部署,帮助学员成为AI解决方案专家,把握薪资增长新机遇。在AI应用爆发初期,掌握大模型技术将成为职业发展的关键竞争力。
2025-09-23 15:43:45
1209
原创 李飞飞空间智能新成果震撼问世!3D世界生成进入「无限探索」时代
斯坦福教授李飞飞创立的WorldLabs发布空间智能模型Marble预览版,支持通过单张图片或文本生成持久可导航的3D世界。该模型突破性在于:1)生成规模更大、风格多样的3D场景;2)支持无缝导出高斯点云用于二次开发;3)允许拼接多个场景构建宏大环境。目前免费开放测试,用户可通过白名单申请体验。相比谷歌Genie,Marble强调生成世界的永久性和自由探索特性。开发者赞赏其大规模3D生成能力,同时期待进一步提升细节表现。
2025-09-22 15:22:20
436
原创 彻底搞懂深度学习-基于知识图谱的多模态推理(动图讲解)
《基于知识图谱的多模态推理:AI如何像人类一样"看懂"与"想通"》 摘要: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知识图谱实现多模态推理能力。知识图谱以三元组形式存储事实、常识和情境知识,为AI提供认知基础;多模态推理则让AI能同时处理图像、文本等信息并进行逻辑推理。技术架构包含知识图谱嵌入、跨模态注意力机制和多步推理链构建三个关键环节,使AI不仅能识别场景元素,还能理解其内在关联。这种结合代表了AI从模式识别向智能理解的重要跨越,未来有望实现更接近人类的认知能力。
2025-09-18 14:21:42
932
原创 DeepSeek R1论文经过同行评议登上Nature封面,梁文锋作为通讯作者再次创造历史
《DeepSeek-R1》论文登上《Nature》封面,成为首个通过同行评审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语言模型(LLM)。该模型采用强化学习方法提升推理能力,训练成本仅29.4万美元(基础模型600万美元),远低于业界预期。R1在HuggingFace平台下载量达1090万次,其创新技术"纯粹强化学习"和"组相对策略优化"推动了AI领域发展。研究团队回应了关于可能使用OpenAI模型输出的质疑,强调其独立性。专家评价R1在性能与成本平衡方面表现突出,并认为其方法论将引发广泛
2025-09-18 14:07:44
546
原创 2025最新大型推理模型(LRM)强化学习(RL)综述(114页)
这是一篇关于 “大型推理模型(LRM)强化学习(RL)” 的综述,简单说就是告诉大家:怎么用强化学习让大语言模型(比如 ChatGPT、文心一言这类)变得更会 “思考”,能解决数学、编程、医疗这些复杂问题,还梳理了现在的技术、难题和未来方向。
2025-09-15 16:14:57
1347
原创 共享即关怀:通过集体强化学习经验共享实现高效语言模型后训练
Gensyn团队提出SAPO算法,通过去中心化协作实现语言模型高效后训练。该技术突破传统RL训练的三大困境:1) 构建异构计算节点组成的swarm网络,每个节点独立训练;2) 创新性采用"经验共享"而非参数同步机制,降低通信成本;3) 在数学推理等任务验证中,4本地+4外部经验配比使模型性能提升94%。实验表明,该方案可使消费级硬件以1/20成本达到接近GPU集群的效果,为AI民主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未来将拓展至多模态领域,推动全球协作的"集体智慧创造"范式。
2025-09-15 15:18:54
955
原创 斯坦福李飞飞 《AI Agent:多模态交互前沿调查》 真的太清晰,看完直接硬控我3h
李飞飞团队提出多模态智能体"感知-认知-行动-学习-记忆"五模块架构,突破传统AI被动模式。该架构融合大语言模型与视觉语言模型,使智能体具备环境交互和持续进化能力。论文详细阐述了基础模型代理化的技术路径,包括预训练阶段的领域随机化和微调阶段的"LLM+VLM"双引擎架构。多模态融合技术显著降低模型幻觉率,在医疗、游戏等领域展现应用潜力,但需平衡技术价值与伦理风险。研究为从工具性智能向认知性智能跨越提供了理论框架,被视为智能体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25-09-13 16:49:27
776
原创 如何通过Dify将RAG检索召回率提升至 90%
摘要:通过Dify优化RAG检索召回率至90%,需聚焦数据预处理、检索策略和模型集成。采用动态分块与混合检索策略,配置多语言嵌入模型和重排序算法,结合查询意图增强与元数据过滤。通过A/B测试持续迭代,优化分片和缓存提升性能。某企业案例显示,该方案可将召回率从65%提升至91%,响应时间缩短66%。核心在于分块适配文档类型、动态调整检索权重,形成检索-生成闭环优化。
2025-09-12 16:48:39
818
原创 贝叶斯优化+CNN+LSTM结合创新好发论文吗
摘要:贝叶斯优化(BO)与CNN-LSTM的结合在时空数据建模和复杂系统预测中展现出显著优势。CNN-LSTM通过融合空间特征(CNN)和时间依赖(LSTM)提升预测精度(如光伏功率预测R²达0.9809),而BO通过高效超参数调优(如高斯过程代理模型)减少22%-28%的误差。创新点包括混合架构设计(如加入注意力机制)、小样本/多模态应用及不确定性量化。发表策略建议:针对工程类期刊突出实际部署效果,方法类期刊侧重BO算法改进,并辅以开源代码和消融实验验证。计算资源瓶颈可通过稀疏高斯过程或渐进式优化解决,模
2025-09-12 16:43:29
894
原创 其实,扩散语言模型在最终解码之前很久,就已确定最终答案
扩散语言模型(DLM)的推理加速新方法Prophet通过利用早期答案收敛现象实现高效解码。研究发现,在随机重掩码场景下,多数样本在解码早期即可获得正确结果。Prophet策略通过持续监测top-2候选答案的置信度差距,自适应决定是否提前终止解码。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持生成质量的同时,最高可实现3.4倍加速,部分任务表现甚至优于完整解码。这一无需训练的方法为DLM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2025-09-03 16:15:50
580
原创 语音分离最全综述来了!清华等团队深度分析200+文章,系统解析「鸡尾酒会问题」研究
语音分离技术综述:深度学习在解决"鸡尾酒会问题"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对200余篇论文进行系统分析,从问题定义、学习范式、模型架构等维度展开讨论。研究比较了监督与非监督学习方法,梳理了RNN、CNN、Transformer等主流模型架构,并总结了评估指标和数据集。实验显示,近年先进模型在WSJ0-2mix数据集上SDR提升至20dB左右。文章还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如长音频处理、实时性要求等,并探讨了生成式方法、预训练技术等未来发展方向。
2025-09-03 15:57:51
512
原创 阿里HR透露:这类候选人,面试再优秀我们也不要!
Java程序员金九银十招聘季易在背调环节"翻车",企业重视背调因约60%简历存在信息不实。背调主要核实最近1-2段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建议简历撰写把握真实底线、突出技术亮点、精选项目经历、明确技能描述。专业面试训练营可帮助系统梳理求职流程,提供资料包和面试策略辅助求职者顺利拿offer。
2025-09-03 09:37:55
162
原创 YOLO结合卡尔曼滤波好发论文吗
YOLO结合卡尔曼滤波的研究现状与创新方向 当前YOLO与卡尔曼滤波的融合研究在基础框架上已趋成熟,但细分场景(如农业、医疗)仍存在创新空间。顶会要求方法论突破(如OC-SORT提升遮挡场景MOTA 8%),顶刊则侧重工程落地(如交通测速误差<2%)。常见拒稿原因包括创新性不足和实验设计薄弱。高潜力方向包括:1)非线性状态建模(UKF提升精度2.3%);2)场景差异化(农业计数精度80%);3)轻量化(边缘设备速度提升3倍);4)技术交叉(联邦学习降低误报率89%)。发表策略需匹配目标期刊,实验设计应
2025-09-02 16:46:32
1267
原创 时代2025 AI百人榜出炉:任正非、梁文锋、王兴兴、彭军、薛澜等入选,华人影响力爆棚
《时代》2025年度AI百人榜揭晓,华人影响力显著提升。华为任正非、DeepSeek梁文锋、宇树科技王兴兴等中国科技领军人物入选,展现了在AI芯片、大模型、机器人等领域的突破。榜单还包含黄仁勋、李飞飞等国际知名华人专家,以及马斯克、Altman等全球AI领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更多新晋华人面孔首次登榜,反映出中国在AI领域的快速崛起。完整名单涵盖技术领导者、创新开拓者和思想塑造者等类别,完整名单可访问时代官网查看。
2025-08-29 18:01:33
1157
原创 【PINN+LSTM】在中科院一区 / 二区或NeurIPS/ICML 等顶会上的发表概率极高
PINN与LSTM结合研究具有显著创新潜力。PINN通过物理约束增强模型泛化能力,LSTM擅长时序建模,二者优势互补。该方向在小样本学习、多物理场耦合等场景表现优异,已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取得突破。研究热点包括元学习优化、注意力机制增强等,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顶刊及NeurIPS等顶会。建议聚焦痛点问题,突出跨学科创新,通过严谨实验设计验证模型有效性。该方向发表潜力大,建议关注2025年顶级会议征稿动态。
2025-08-26 16:32:30
1174
原创 为什么你的论文总会被导师“打回重写”或被期刊高冷“拒稿”
论文写作常遇五大难题:选题模糊、创新不足、实验失败、写作混乱、投稿踩坑,导致反复修改或被拒。咕泡AI论文提供全流程辅导服务,配备700+顶尖高校专家团队,采用5V1陪伴式服务,从选题到录用全程把关。拒绝代写,注重能力培养,已有8万+成功案例。辅导周期因人和目标期刊而异,通常3-6个月完成。坚持学术规范,提供免费学术资源包辅助科研。
2025-08-22 11:42:02
691
原创 YOLO都推出YOLOV13了,为什么大家还在用YOLOV8?
YOLO系列迭代中,新版本推出后旧版本仍被广泛使用,核心在于"适用性优于最新性"。以YOLOv8为例,其持续流行的原因包括:1)经过近2年验证的稳定性和成熟度;2)完善的工具链和社区生态降低开发成本;3)企业迁移至新版本需付出高昂的适配代价;4)多数场景下v8性能已满足需求;5)旧硬件设备对v8的兼容性更优。这种现象反映了技术选型的务实逻辑——当旧版本的性能、生态和成本达到最优平衡时,"够用就好"原则往往胜过追求理论上的边际提升。这与操作系统迭代的普及规律类似,新版本
2025-08-20 17:26:14
1177
原创 3D点云结合什么模型好发论文?GNN、扩散模型、transformer、多模态
本文分析了5种"3D点云+X模型"的创新研究方向:1)点云+图神经网络,重点在动态图构建和多尺度聚合;2)点云+Transformer,关注轻量化注意力与多模态融合;3)点云+扩散模型,探索几何约束生成和文本引导;4)点云+强化学习,应用于机器人操作决策;5)点云+大语言模型,实现语义推理与交互。其中点云+扩散模型、多模态Transformer和轻量化GNN最具研究价值,能有效解决点云处理中的生成质量、语义理解和计算效率等关键问题。建议研究紧密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突出模型创新与实际问题解决
2025-08-20 17:09:14
870
原创 GNN结合RL强化学习融合创新发论文的优缺点及可实现什么
图神经网络(GNN)与强化学习(RL)的融合是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显著优势和创新潜力。GNN擅长处理图结构数据,能提升RL在社交网络、交通控制等复杂场景中的状态表示能力;而RL的动态决策优势可扩展GNN在分子优化、推荐系统等领域的应用边界。然而,该方向仍面临模型复杂度高、训练难度大、理论基础薄弱等挑战。两者的结合特别适用于动态图结构场景的智能决策,如交通流量调控、多机器人协作等任务,以及分子设计、知识图谱推理等结构化对象优化问题。
2025-08-18 17:40:58
1244
原创 多模态融合结合哪些模型容易出论文:大语言模型、扩散模型、Transformer 变体、自监督学习
多模态融合创新研究热点聚焦五大方向:1)大语言模型与视觉/音频的深度交互机制设计,解决细粒度跨模态推理问题;2)扩散模型在跨模态条件生成中的创新应用,探索多模态双向生成技术;3)Transformer变体在跨模态注意力机制上的优化,开发分层稀疏注意力方法;4)自监督学习在多模态预训练中的拓展,构建跨模态掩码预测新范式;5)面向医疗、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场景的领域适配融合方案。研究趋势呈现"热门模型+新兴模态+场景落地"特征,核心挑战在于模态差异、对齐效率和语义一致性。创新点需突出模型特性与
2025-08-16 16:20:05
855
原创 论文创新:扩散模型+CNN结合可实现什么
扩散模型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融合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扩散模型擅长高质量样本生成,而CNN在局部特征提取和计算效率上优势明显,两者的结合在图像生成与修复、超分辨率重建等领域表现突出。CNN可精准捕捉图像细节和空间结构,为扩散模型提供关键约束,显著提升高分辨率生成的细节质量、修复任务的局部一致性和超分重建的真实性。这种组合在医学影像、视频生成等专业领域也展现出独特价值,成为当前AI研究的热点方向。
2025-08-15 18:00:40
656
原创 Transformer结合七大模型方向容易出论文
Transformer模型与其他架构的融合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展现多维度创新:1)与CNN混合架构(如CMT、CoAtNet)实现局部-全局特征互补;2)结合小波变换(如WaveFormer)增强频率域建模能力;3)多模态协同(如Show-o)突破跨模态生成边界;4)自监督学习(如DINO)降低数据依赖;5)动态网络(如DyGFormer)提升计算效率;6)与生成模型(如StableDiffusion)联动创造内容生成新范式;7)垂直领域应用(如SwinUNETR)解决医学/遥感等实际问题。研究趋势强调问题导
2025-08-13 17:57:01
1017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