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解析JDK8.0集合:HashMap底层实现原理
一、HashMap的概述
HashMap是Map接口的实现类,键值对存储(基于哈希表的映射:根据指定的键,可以获取对应
的值),并允许null作为键和值,线程不安全,即方法为非同步方法。这一点jdk7.0 和 jdk8.0没
有区别。
二、HashMap的存储结构
-
jdk7.0中的HashMap采用数组+链表形式进行存储,但是如果一个数组对应的链表长度过大
时,通过key进行查询时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效率,jdk8.0中HashMap最大的优化亮点就在
于采用了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的 存储方式 。
-
jdk8.0的HashMap 底层结构依然是一个数组(默认长度为16)也称为哈希表,同样的数组元素
是一个单向的链表,每一个数组存储的元素代表的是每一个链表的头结点;但是当数组中某
并且一个链表长度>=8,数组的长度不小于 64 时,会将此链表转换为 红黑树的存储方式,
存储结构如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fyEGNT4Z-1586609662644)(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72421716008.png)]](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1cade3bcfc863b5bb94d634ca365806a.png)
三、HashMap内部实现原理机制(源码解析)
-
HashMap的基本元素
public class HashMap<K,V> extends AbstractMap<K,V> implements Map<K,V>, Cloneable, Serializable { /* 默认的初始容量为:16 1 << 4 代表将1左移4位:2^4 = 16 */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 << 4; // aka 16 //最大容量为2^30 = 1024*1024*1024 = 1073741824 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 1 << 30; /* 默认的负载因子 负载因子表示一个散列空间的使用程度。 当向集合容器中添加元素的时候,会判断当前容器的个数: 如果当前容器的个数 > 阈(yu)值:即底层数组长度*负载因子 */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新增: 如果数组某一个元素中的链表节点数 >= 8时, 需要转换为 红黑树形式存储 */ static final int TREEIFY_THRESHOLD = 8; /*新增: 如果数值中某一个 元素转换为红黑树存储之后,在之后的操作中 检测到节点数 <6 时,则解散红黑树存储,再 转换为 链表形式 进行存储 */ static final int UNTREEIFY_THRESHOLD = 6; /*新增: 如果数组某一个元素中的链表节点数 >= 8时,需要转换为 红黑树形式存储,但是 同时 需要 还满足此时的数组长度 不能不小 64 ,否则也不会转换为 红黑树形式存储 */ static final int MIN_TREEIFY_CAPACITY = 64; /*改变: jdk8.0中底层数组类型由 Entry 类型改变为 Node 类型 但是 Node 为 Map.Entry接口的实现类 (注意:Entry为Map接口中的内部接口) */ transient Node<K,V>[] table; // Map集合中键值对的 个数 transient int size; // 记录对集合中元素修改的次数 transient int modCount; /* 扩容的临界值(阈值),或者所能容纳的key-value对的极限。 当size>threshold的时候就会扩容 */ int threshold; // 加载因子 final float loadFactor;jdk8.0中HashMap的实现类中字段部分相对于 jdk7.0做出了部分的改变,没有改变的字段不再详细介绍,以下介绍的为改变或是新增的字段:
(1) TREEIFY_THRESHOLD = 8 和 MIN_TREEIFY_CAPACITY = 64
数组中某一个元素对应的链表形式存储 是否需要转换为红黑树进行存储的依据。
如果链表长度大于等于 8,同时Node[] table数组长度不小于 64,则将此链表转换为
红黑树进行存储 。
(2) UNTREEIFY_THRESHOLD = 6
被转换为红黑树进行存储的 再次 转换为 链表存储的临界值
(3) Node<K,V>[] table
Node<K,V>[] table 相当于 jdk7.0 中的Entry[] table,就是HashMap的底层的数组,
Node中包含了键和值,详见以下源码:
// 此静态内部类和内部的属性和方法都是包级访问权限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Node(int hash,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 this.hash = hash;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this.next = next; } public final K getKey() { return key; } public final V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 }存储的具体结构如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ehlWRsIZ-1586609662645)(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72492518766.png)]](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16b2f63f0bcd8c55f37ccc449fb440d3.png)
-
HashMap中的构造方法相比于 jdk7.0中的HashMap 没有大的变动,不再具体讲解
-
HashMap中存储:put方法的实现
JDK8 HashMap底层实现

本文深入解析JDK8中HashMap的底层实现原理,包括其存储结构、内部机制、源码解析,以及如何通过红黑树优化存储效率。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