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八个里程碑式的版本之后(M1~M8),Spring AI 1.0 正式版本,终于在 2025 年 5 月 20 日正式发布了,这是另一个新高度的里程碑式的版本,标志着 Spring 生态系统正式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并且意味着 Spring AI 将会给企业带来稳定 API 支持。
1.核心特性
Spring AI 1.0 的核心是 ChatClient 接口,这是一个可移植且易于使用的 API,是与 AI 模型交互的主要接口。
它支持调用 20 多种 AI 模型,从 Anthropic 到 ZhiPu AI,并支持多模态输入和输出(当底层模型支持时)以及结构化响应(通常以 JSON 格式,便于应用程序处理输出)。
1.1 单模型ChatClient使用
在项目中只有一个模型时,创建全局的 ChatClient:
1.2 多模型ChatClient使用
在项目中有多个模型时,为这一个模型创建全局的 ChatClient:
1.3 不同模型类型的ChatClients
当项目中有多个模型时,为每个模型定义单独的 ChatClient:
然后,您可以使用 @Qualifier 指定大模型对应的 ChatClient:
2.主要功能亮点
- 检索增强生成(RAG):Spring AI 提供了便携式向量存储抽象,支持 20 种不同的向量数据库,从 Azure Cosmos DB 到 Weaviate,像常见的 Cassandra、PostgreSQL/PGVector、MongoDB Atlas、Milvus、Pinecone 和 Redis 等向量数据库存储都是支持的。还包括一个轻量级、可配置的 ETL 框架,用于将数据导入向量存储。
- 对话记忆:通过 ChatMemory 接口管理消息的存储和检索,支持 JDBC、Cassandra 和 Neo4j 等持久化存储。
- 工具调用:通过 @Tool 注解可以轻松定义工具,让 AI 模型能够获取外部信息或执行实际动作。
- 评估与测试:提供 Evaluator 接口和内置的 RelevancyEvaluator、FactCheckingEvaluator,帮助开发者评估 AI 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 可观测性:与 Micrometer 集成,提供模型延迟、令牌使用情况等关键指标的详细遥测数据。
3.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支持
Spring AI 1.0 全面支持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这是一个标准化协议,使 AI 模型能够与外部工具、提示和资源进行交互。Spring AI 提供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 MCP支持,简化了 MCP 工具的使用和创建。
最简单的 MCP 自定义服务器端实现:
最简单的 MCP 客户端核心代码实现:
4.AI Agent(智能体)支持
AI Agent 的核心是“利用 AI 模型与其环境交互,以解决用户定义的任务”。有效的 AI Agent 将规划、记忆和作相结合,以完成用户分配的任务。
Spring AI 1.0 支持两种主要类型的 Agent:
- 工作流驱动代理:通过预定义路径编排 LLM 和工具,一种更可控的 Agents 实现方法,其中 LLM 和工具通过预定义的路径进行编排。这些工作流是规范性的,可指导 AI 完成既定的作序列以实现可预测的结果。
- 自主驱动代理:允许 LLM 自主规划和执行处理步骤。这种方式代理将自己决定要调用的路径,决定使用哪些工具以及以什么顺序使用。
虽然完全自主代理的灵活性很有吸引力,但工作流为定义明确的任务提供了更好的可预测性和一致性。具体使用哪种类型,取决于您的具体要求和风险承受能力。
让我们看看 Spring AI 如何通过五种基本模式来实现这些概念,每种模式都服务于特定的用例:
4.1 Chain 工作流模式
该模式将复杂任务分解为一系列步骤,其中每个 LLM 调用都会处理前一个 LLM 调用的输出。
Chain Workflow 模式体现了将复杂任务分解为更简单、更易于管理的步骤的原则。

使用场景
- 具有明确顺序步骤的任务。
- 当您想用延迟换取更高的准确性时。
- 当每个步骤都基于上一步的输出时。
以下是 Spring AI 实现中的一个实际示例:
此实现演示了几个关键原则:
- 每个步骤都有重点。
- 一个步骤的输出成为下一个步骤的输入。
- 该链易于扩展和维护。
4.2 并行化工作流
LLM 可以同时处理任务,并以编程方式聚合其输出。

使用场景
- 处理大量相似但独立的项目。
- 需要多个独立视角的任务。
- 当处理时间至关重要且任务可并行化时。
简单代码实现:
4.3 路由工作流
路由模式实现了智能任务分配,从而支持对不同类型的输入进行专门处理。

使用场景
- 具有不同输入类别的复杂任务。
- 当不同的输入需要专门处理时。
- 何时可以准确处理分类。
简单代码实现:
4.4 编排器

使用场景
- 无法预先预测子任务的复杂任务。
- 需要不同方法或观点的任务。
- 需要适应性问题解决的情况。
简单实现代码:
使用示例:
4.5 评估器-优化器

使用场景
- 存在明确的评估标准。
- 迭代优化提供可衡量的价值。
- 任务受益于多轮批评。
使用示例:
5.开始使用SpringAI
开发者可以通过 Maven 中央仓库获取 Spring AI 1.0 的所有组件。使用提供的 bom 导入依赖:
也可以在 Spring Initializr 网站上创建 1.0 GA 应用程序,并参考参考文档中的"Getting Started"部分。
小结
Spring AI 1.0 的发布标志着企业级 Java 应用程序开发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使开发者能够轻松地将最先进的 AI 能力集成到他们的 Spring 应用程序中。
Spring AI 1.0发布:核心与智能体详解
28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