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工人养活了资本;而从现代西方经济学部分理论及现实经济现象来看,资本对工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以下是具体分析:
- 工人养活了资本: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如果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工人在拿到工资的时候,他们以前生产的产品已被资本家卖掉并转化为货币了,资本家把产品价值中相当于剩余价值的部分据为己有,而相当于可变资本的部分则用来支付工资。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含了自己的工资,还有一部分作为剩余价值供资本家享用。此外,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不管最初来源如何,经过一定时期以后,统统都会变成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即都是靠剥削工人的劳动得来的。所以,是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既创造了可变资本,养活了自己,同时又为资本家创造了剩余价值,养活了资本家。
- 资本对工人的作用:资本为工人提供了劳动机会和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没有资本投入,就无法建立工厂、购买设备和原材料等,工人也就无法进行生产活动,从而难以获得收入来源。例如,特斯拉在中国投资建立高度智能化的工厂,吸纳了大量普通农民工就业,这些工人如果没有特斯拉的资本投入,就无法在这样的工厂中获得工作机会和相应的收入。从这个角度看,资本为工人提供了就业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生计,对工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现代经济中,工人和资本是相互依存的。工人的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没有工人的劳动,资本无法增值;而资本则是生产的重要要素,为劳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平台,没有资本的投入,生产难以进行,工人的劳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挥。例如,互联网平台企业投入大量资本构建平台,将商家与用户集中起来,为外卖员等提供了广阔的劳动力市场,外卖员通过自己的劳动在平台上获取收入,同时也为平台企业创造了价值。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综上所述,不能简单地说工人养活了资本或者资本养活了工人,二者在经济体系中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的生产模式。
那么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去哪里了? 是通过股票分红分给了股东,在一家企业里面股东之下皆为工人,股东是拥有股票的人,所以股东即资本,资本即股东!如果想要获得“剩余价值”就要拥有股票!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股市资料大全.zip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mP0vPo5GBuG0TKBqAL0Ow
提取码获取方式(访问连接按步骤操作):https://www.cnblogs.com/baizhe/p/18926359
工人与资本家的相互依存关系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