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喜欢什么样的人才?

作者结合自身面试经历,分享程序员进大厂的相关建议。提到学历、年龄、背景有影响,有学历、背景、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人机会大。还给出准备工作、写简历的方法,以及个人成长建议,最后对裸辞、焦虑等问题给出看法。

这是正儿八经写的第一篇文章。
月初的时候,我离职了。
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时间,然后面试到现在。
面了两周,大公司现在机会比较少,比如阿里年前社招只要P6以上,现在已经严峻到P7了,阿里系的公司也大多是这样。腾讯百度头条等厂也类似。现在P6以下基本都是外包的情况。
下面根据自己面试十几天的时间,简单的说说一些感想。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面试的厂有有小,主要是产品运营这块,有一定通用性,可以参考。

1. 关于学历:

学历当然是越高越好,985,211,海归等学历在竞争中占据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在未来晋升,择业的时候也有更大选择性。举个例子来说,同样工作经验的人,985,211工作两三年还能进BAT或者是旗下的一些不错的公司,但是非985,211的同学难度就要大上不少,我有朋友就是这样。所以有机会读书就好好读,这个蛮重要的。
之前听说过一个事例,有大型国企想要提拔一个大专的同学,HR的审批要交到一路交到副总裁,试想这样的事情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成了没好处,万一领导不爽就被批了。

2,关于年龄:

在同样要求的岗位上,年龄越小优势越大。有的岗位明确要求多少年工作经验的,那就另当别论,因为HR会看你工作经历,然后判断你有没有胜任该岗位的能力,这时候年龄可能会成为限制。
年龄大的话坏处会更多一些,比如大厂和独角兽公司,他们对人的要求都是越来越高的,30岁左右的人是最吃香的,但是35岁以上的人他们就会考虑很久了。
听说过一个大厂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30岁以前的P7,35岁以前的P8,这样的人是很有潜力的,其他就说不准了。
你可能会说会有弯道超车的人,也会有,但是工作久了,这样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因为大部分人会成为什么样,其实还是能有一些模糊的判断的。
年纪大了也无需担心,重要的是你的经历跟你的能力是相匹配的,这个是关键。

3,关于背景:

大厂看背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公司既然花了钱招人,当然要找同等价位的最好的人,无可厚非。毕竟HR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不可能的人身上,业务部门也希望能有一个强大的人来帮助业务的发展。职场如战场,谁都不愿意背锅,这也是情理之中。

4,什么样的人有机会进大厂?

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学历+对标的背景(做相关业务的大小厂都可以)+相对应专业的能力+行业影响力
学历很重要但不是必须,很多人工作很多年,但是因为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还是可以进到大厂的,只是说在能力范围内,学历能好就尽量好吧。
有自己能力的人,比如运营产品懂数据。技术懂业务和算法。

5,我们应该怎么准备?

选择很重要。你在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也要想想它能给你带来什么,你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仔细看看自己有没有相应的能力,针对性的去准备。
比方说有的岗位要求数据能力的,就多去看看数据相应的能力。
你一定要有一个目标,可能你一下子进不了大厂,但是你可以找一个相对不错的公司的岗位,这个岗位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厉害的人带你,这个团队的学习氛围也很重要。

6,简历应该怎么写?

要学会读JD,如果在对应公司有熟人那就最好,可以了解一下该岗位的具体情况。
针对性的去写,你有什么优势是适合这个岗位的,你做过什么事情是跟这个岗位要做的事情相关的,你有什么资源,都可以写上去。
你不要理解为这是阿谀奉承,我们相信,为一个岗位认真准备的人总是比毫无准备的人要容易打动人。

7,个人成长,我们应该做什么?

1)多想多做,多总结,多输出。
每做完一件事情,都总结一下这件事情是怎么做的,有哪些优点要保持,有哪些不足要改进,然后整理成相应的文档。这样对你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不会手足无措,面试的时候也有话可说。

2)如果能写文章,就大胆的去写吧,哪怕写的不好。
写文章,出去演讲,都是对个人影响力有很大帮助的。别觉得文采不好你就不写了,很多大佬刚开始写的时候都是很水的,可那又怎么样呢?你愿意去做这件事情,你就超越了大多数人了。
再举几个例子,写文章或者出去演讲对个人帮助还是很大的。
我朋友圈里有很多大佬,光靠写文章就可以保证生活过的很不错了。你可能会说,那是赶上了互联网红利,现在哪有那么好。
上周我听了一个演讲,96年的一个同学,写公众号1年,生活费就可以打平了,这样也挺好的。重要的是用心,并且坚持去做,再加上一些运营,总有人会看见的。
还有一个朋友之前一直出来演讲,后面晋升的时候要求行业影响力,这关就顺理成章的过了。
让这个世界知道你,好的工作也会自己找上来。

3)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
年纪大的人很容易被淘汰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学习最新的东西。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跟不上时代就意味着很容易被淘汰。甲骨文裁员那么多人会哭,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温水煮过的青蛙是没有竞争力的。
我这段时间聊下来,很多岗位对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比如产品,运营,这方面的同学可以去留意一下,甚至我面试的一家公司运营的岗位,对去语言也有要求,所以好好学习,没错的〜

4)放心大胆的去认识牛人,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有时候参加活动,你会觉得在台上演讲的人很牛,你觉得自己配不上他。
其实没什么的,勇敢的去要联系方式,有问题多去问,一回生二回熟,当然你问人的时候基本礼貌也是要的,发个红包请个咖啡之类的,不要去做伸手党。
我老板跟我说过一句话:只有跟最优秀的5%在一起,你才能成为那优秀的20%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在这里也送给你。

5)逻辑很重要
做很多事情,你要想清楚为什么做,怎么把这个事情去做的更好。

6)不要不懂装懂
遇到问题不懂的就勇敢的说出来,大家都会热心的帮你,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大家的时间,得不偿失。

8)还有很多,重要的是要多思考。

8. 最后,说些什么

1)关于裸辞
不建议裸辞,裸辞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经济负担。
如果你是在一个岗位停步很久了,你又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楚的规划,心态很好的话,可以考虑裸辞。但是希望想清楚。

2)关于焦虑
总的来说,目前虽然裁员多,但是真正有能力的人所有公司都缺,所以大家要好好修炼内功,才能在未来更有优势。不管你之前是做什么的,现在学习都不晚,罗振宇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挺对的,”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焦虑我觉得挺好的,人生总有低谷的时候,这时候就应该静下来想想自己未来应该怎么去做了。提前做好准备,积累实力。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3)关于猎头
猎头其实蛮有用的,不要对他们有偏见,但是这个行业参差不齐,认识好的猎头我觉得对职业生涯帮助会很大,当然我承认自己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朋友,但不是一个很好的猎头。有机会的话可以多去聊聊,他们接触的广,可能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当然你要跟我聊也是OK的,哈哈。

4)关于外包公司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选择,不要去外包公司。

说了这么多,其实重要的还是自己认识到问题,然后想办法去改变。
就跟心理咨询一样,是要让你自己认识到问题,自己去改变,否则没有人能改变你。

<think>嗯,用户想知道大多数互联网大厂首选的操作系统是什么。我需要先回忆一下常见的操作系统有哪些,比如Linux、Windows、macOS这些。然后,考虑互联网公司的需求,他们通常需要稳定性、安全性、开源支持、成本效益和灵活性。 首先,Linux应该是主要候选,因为它开源且免费,适合大规模部署。很多服务器都跑Linux,像Ubuntu、CentOS这些发行版可能比较常见。然后,大厂可能自己定制Linux,比如Google的基于Debian的系统,或者Facebook可能用不同的发行版。另外,云计算平台如AWS、阿里云的基础设施大多基于Linux,这也是一个点。 Windows Server虽然存在,但可能在特定场景下使用,比如需要.NET框架或者某些企业应用,但整体来说市场份额可能不如Linux。macOS更多是开发者的个人选择,不太可能作为服务器系统。 需要确认这些信息是否准确,比如是否有统计数据或报告支持Linux的主导地位。例如,W3Techs的数据显示Linux在服务器端的份额很高。另外,像容器技术Docker、Kubernetes都是基于Linux的,这也加强了Linux的地位。 可能还要提到一些大厂的具体例子,比如Google、Amazon、阿里巴巴等,他们确实广泛使用Linux。同时,可以解释为什么开源和可定制性对互联网公司重要,比如优化性能、安全性,以及避免供应商锁定。 最后,总结的时候要明确回答Linux是首选,并分点列出原因,确保结构清晰,用户容易理解。</think>大多数互联网大厂的首选操作系统是**Linux**。以下是逐步分析原因: --- ### 1. **Linux的主导地位** - **服务器领域占比高**:根据W3Techs等统计,全球约**90%以上的云服务器和超算中心**使用Linux发行版(如Ubuntu、CentOS、Red Hat等)。 - **开源与免费**:Linux基于GPL协议开放源代码,企业可自由修改和部署,无需支付高昂的授权费用。 --- ### 2. **互联网公司的核心需求** - **稳定性与高并发支持**:Linux内核针对服务器场景优化,可长期稳定运行,支持海量并发请求。 - **灵活性与可定制性**:互联网大厂需根据业务需求深度定制系统(如优化网络协议、文件系统),而Linux的模块化架构和开放源码完美适配。 - **容器化与云计算基础**:Docker、Kubernetes等云原生技术的底层依赖Linux,而公有云平台(AWS、阿里云等)的虚拟机镜像也以Linux为主。 --- ### 3. **典型大厂案例** - **Google**:早期服务器使用定制版Debian(后转向基于Ubuntu的内部系统),Android系统也基于Linux内核。 - **Meta (Facebook)**:Open Compute Project中大量采用Linux,并通过Hadoop等工具优化数据处理。 - **阿里云/腾讯云**:国内云服务商的基础设施均基于Linux,如阿里云的“飞天”操作系统。 - **Amazon AWS**:EC2实例默认提供Amazon Linux及其他主流发行版。 --- ### 4. **其他操作系统的适用场景** - **Windows Server**:主要用于需要.NET框架、SQL Server等微软生态的场景,占比远低于Linux。 - **macOS**:仅限开发端(如iOS应用开发),服务器端几乎无使用。 --- ### 总结 互联网大厂选择Linux的核心逻辑是:**开源可控、成本低廉、生态完善**,尤其适合需要高性能、高可扩展性的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场景。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