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错误处理概念
一个优秀的程序都应该能够正确处理各种出错情况,并尽可能从错误中恢复。ORACLE 提供异常情况
(EXCEPTION)和异常处理(EXCEPTION HANDLER)来实现错误处理。
异常情况处理(EXCEPTION)是用来处理正常执行过程中未预料的事件,程序块的异常处理预定义的错误和自定义错误,由于 PL/SQL 程序块一旦产生异常而没有指出如何处理时,程序就会自动终止整个程序运行
有三种类型的异常错误:
- 预定义(
predefined)错误
ORACLE 预定义的异常情况大约有 24 个。对这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无需在程序中定义,由 ORACLE 自动将其引发。 - 非预定义(
Predefined)错误
即其他标准的 ORACLE 错误。对这种异常情况的处理,需要用户在程序中定义,然后由 ORACLE 自动将其引发。 - 用户定义(User_define)错误
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编程人员认为的非正常情况。对这种异常情况的处理,需要用户在程序中定义,然后显式地在程序中将其引发
异常处理部分一般放在 PL/SQL 程序体的后半部,结构为:
EXCEPTION
WHEN 异常名称 THEN 异常处理代码
WHEN 异常名称 THEN 异常处理代码
WHEN OTHERS THEN 异常处理代码
END;
异常处理可以按任意次序排列,但 OTHERS 必须放在最后.
预定义的异常处理
预定义说明的部分 ORACLE 异常错误


对这种异常情况的处理,只需在 PL/SQL 块的异常处理部分,直接引用相应的异常情况名,并对其完成相应的异常错误处理即可
更新指定员工工资,如工资小于 300,则加 100;对 NO_DATA_FOUND 异常, TOO_MANY_ROWS 进行处理

非预定义的异常处理
对于这类异常情况的处理,首先必须对非定义的 ORACLE 错误进行定义。步骤如下:
- 在 PL/SQL 块的定义部分定义异常情况:
<异常情况> EXCEPTION; - 将其定义好的异常情况,与标准的 ORACLE 错误联系起来,使用 PRAGMA EXCEPTION_INIT 语句:
PRAGMA EXCEPTION_INIT(<异常情况>, <错误代码>); - 在 PL/SQL 块的异常情况处理部分对异常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删除指定部门的记录信息,以确保该部门没有员工

用户自定义的异常处理
当与一个异常错误相关的错误出现时,就会隐含触发该异常错误。用户定义的异常错误是通过显式使用 RAISE 语句来触发。当引发一个异常错误时,控制就转向到 EXCEPTION 块异常错误部分,执行错误处理代码。
对于这类异常情况的处理,步骤如下:
- 在 PL/SQL 块的定义部分定义异常情况 :
<异常情况> EXCEPTION; RAISE <异常情况>;- 在 PL/SQL 块的异常情况处理部分对异常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更新指定员工工资,增加 100;若该员工不存在则抛出用户自定义异常: no_result

在 PL/SQL 中使用 SQLCODE, SQLERRM
SQLCODE 返回错误代码数字
SQLERRM 返回错误信息.
如: SQLCODE=-100 SQLERRM=‘no_data_found’
SQLCODE=0 SQLERRM=‘normal, successfual completion’
将 ORACLE 错误代码及其信息存入错误代码表

查询 ORACLE 错误代码;
begin
insert into emp(empno,ename,hiredate,deptno) values(22222,'Jerry',SYSDATE,20);
DBMS_OUTPUT.PUT_LINE('插入数据记录成功');
insert into emp(empno,ename,hiredate,deptno) values (2222,'Jerry',SYSDATE,20);
DBMS_OUTPUT.PUT_LINE('插入数据记录成功');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sqlcode||'----'||sqlerrm);
end;
PL/SQL异常处理详解:预定义、非预定义与用户自定义
本文详细讲解了PL/SQL中的异常错误处理,包括预定义错误的自动处理、非预定义错误的自定义映射和用户自定义异常的引发与处理。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在实际编程中应用SQLCODE和SQLERRM进行错误代码和信息的捕捉。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