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只有光头才能变强
刷面试题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MySQL这两个命令:explain
和profile
(反正我就见过了)..
之前虽然知道这两个命令大概什么意思,但一直没有去做笔记。今天发现自己的TODO LIST
有这么两个命令,于是打算来学习一番,记录一下~
使用的MySQL的版本为5.6.38

一、explain命令
1.1体验explain命令
首先我们来体验一下explain
命令是怎么使用的,以及输出的结果是什么:
explain select * from table_user ;select * from table_user ;
输出结果:

发现很使用起来很简单,只要explain后边跟着SQL语句就完事了(MySQL5.6之前的版本,只允许解释SELECT
语句,从 MySQL5.6开始,非SELECT
语句也可以被解释了)。
1.2为什么需要explain命令
我们很多时候编写完一条SQL语句,往往想知道这条SQL语句执行是否高效。或者说,我们建立好的索引在这条SQL语句中是否使用到了,就可以使用explain
命令来分析一下!
通过explain
命令我们可以知道以下信息:表的读取顺序,数据读取操作的类型,哪些索引可以使用,哪些索引实际使用了,表之间的引用,每张表有多少行被优化器查询等信息。
// 好了,我们下面看一下explain出来的结果是怎么看的。
1.3读懂explain命令结果
explain命令输出的结果有10列:id、select_type、table、type、possible_keys、key、key_len、ref、rows、Extra
1.3.1id
包含一组数字,表示查询中执行SELECT子句或操作表的顺序。
在id列上也会有几种情况:

1.3.2select_type
表示select查询的类型
select_type属性下有好几种类型:
类型有点多啊,我加粗的是最常见的,起码要看得懂加粗的部分。
1.3.3table
该列显示了对应行正在访问哪个表(有别名就显示别名)。
当from子句中有子查询时,table列是 <derivenN>
格式,表示当前查询依赖 id=N
的查询,于是先执行 id=N
的查询
1.3.4type
该列称为关联类型或者访问类型,它指明了MySQL决定如何查找表中符合条件的行,同时是我们判断查询是否高效的重要依据。
以下为常见的取值
1.3.5possible_keys
这一列显示查询可能使用哪些索引来查找
1.3.6key
这一列显示MySQL实际决定使用的索引。如果没有选择索引,键是NULL。
1.3.7key_len
这一列显示了在索引里使用的字节数,当key列的值为 NULL 时,则该列也是 NULL
1.3.8ref
这一列显示了哪些字段或者常量被用来和key配合从表中查询记录出来。
1.3.9rows
这一列显示了估计要找到所需的行而要读取的行数,这个值是个估计值,原则上值越小越好。
1.3.10extra
其他的信息
常见的取值如下:
最后
原本以为Explain命令是比较难学的,但查找资料看下来,之前只是不知道具体的列和列中下的属性是什么意思而已。常见出现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感觉对着每个属性多看一会,还是可以能看懂的。
当然了,在《高性能MySQL》中也有复杂的SQL语句来分析(但我认为我们一般不会写到那么复杂)..
这篇文章也借鉴了很多其他优秀的博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阅读一下:
EXPLAIN 命令详解:
https://www.cnblogs.com/gomysql/p/3720123.html
MySQL Explain 命令详解:
http://mrzhouxiaofei.com/2018/04/06/MySQL%20Explain%20%E5%91%BD%E4%BB%A4%E8%AF%A6%E8%A7%A3/
mysql系列_explain执行计划: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222512
MySQL explain详解
https://www.cnblogs.com/butterfly100/archive/2018/01/15/8287569.html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了解一下:
坚持原创的技术公众号:Java3y。回复 1 加入Java交流群
文章的目录导航(精美脑图+海量视频资源):
https://github.com/ZhongFuCheng3y/3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