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微信发展主要的技术里程碑
微信在2011年1月21日发布了1.0版本,以即时消息为主;2011年5月上线了语音对讲、查看附近的人;2012年4年发布了里程碑式的朋友圈功能;2013年游戏中心、表情商店、微信支付等。直到现在有了小程序生态。
02 微信后台的系统架构
逻辑上讲,最前面会有一个终端,后面会有一个长链接接入层,在线有几亿的管理连接部分。
底层上,因为数据比较敏感而且数据量比较大,所以我们的存储并没有基于开源来搭建,而是自己开发了一整套存储,这也是迭代比较多的部分。
2011年,用的是第一代存储。早期的微信与QQ不同,它更像是一个邮箱。
后来逐渐完善,包括内部安全、管理等。
目前,最关注的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高可用。微信作为国民级应用,对高可用有着极高的要求,是不可以有服务暂停的。早期的微信迭代速度很快,几乎每两周一个版本,还包括大量的变更。
第二是,敏捷开发的一些问题。例如Coredump、内存泄露等等。
03 微信后台系统主要面临的挑战
微信的用户规模已达10亿,每天的微信消息达1000+亿,朋友圈每日发表和点赞数达10+亿,每日浏览数达100+亿,开放平台,微信支付等业务活跃度持续增长。
系统方面主要面临4大挑战:
1.海量存储。需要一个能容错、容灾的高可用存储与计算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