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廖志伟,一名Java开发工程师、《Java项目实战——深入理解大型互联网企业通用技术》(基础篇)、(进阶篇)、(架构篇)、《解密程序员的思维密码——沟通、演讲、思考的实践》作者、清华大学出版社签约作家、Java领域优质创作者、优快云博客专家、阿里云专家博主、51CTO专家博主、产品软文专业写手、技术文章评审老师、技术类问卷调查设计师、幕后大佬社区创始人、开源项目贡献者。
📘拥有多年一线研发和团队管理经验,研究过主流框架的底层源码(Spring、SpringBoot、SpringMVC、SpringCloud、Mybatis、Dubbo、Zookeeper),消息中间件底层架构原理(RabbitMQ、RocketMQ、Kafka)、Redis缓存、MySQL关系型数据库、 ElasticSearch全文搜索、MongoDB非关系型数据库、Apache ShardingSphere分库分表读写分离、设计模式、领域驱动DDD、Kubernetes容器编排等。
📙不定期分享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微服务、分布式、海量数据、性能调优、云原生、项目管理、产品思维、技术选型、架构设计、求职面试、副业思维、个人成长等内容。

💡在这个美好的时刻,笔者不再啰嗦废话,现在毫不拖延地进入文章所要讨论的主题。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呈现正文内容。

🍊 MyBatis连接池配置概述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数据库操作是构建应用程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使用MyBatis框架进行持久层开发时,合理配置连接池显得尤为重要。想象一下,一个大型企业级应用,其业务逻辑复杂,数据量庞大,若每次数据库操作都直接创建和销毁数据库连接,不仅会消耗大量资源,而且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严重下降。因此,引入连接池技术成为优化数据库访问效率的关键。
MyBatis连接池的作用在于复用数据库连接,减少连接创建和销毁的开销,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通过连接池,应用程序可以预先创建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并在需要时从池中获取,使用完毕后再归还池中,而不是每次都重新创建。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数据库连接的频繁创建和销毁,还降低了系统资源消耗。
MyBatis连接池的类型主要包括C3P0、DBCP、HikariCP等。每种连接池都有其独特的实现方式和性能特点。例如,C3P0连接池以其稳定性和易用性著称,而HikariCP则以其高性能和低延迟在业界享有盛誉。
配置MyBatis连接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的配置能够显著提升应用程序的性能,减少资源消耗,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然而,错误的配置可能导致连接泄露、性能瓶颈等问题,甚至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MyBatis连接池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连接池以及配置的重要性,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技术,为实际开发提供指导。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池类型,并对其进行有效配置,从而优化数据库访问性能。
// MyBatis连接池原理
public class ConnectionPool {
// 模拟数据库连接
private static class DatabaseConnection {
private String id;
public DatabaseConnection(String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Id() {
return id;
}
}
// 连接池中的连接列表
private List<DatabaseConnection> connections = new ArrayList<>();
// 初始化连接池
public ConnectionPool(int initialSize) {
for (int i = 0; i < initialSize; i++) {
connections.add(new DatabaseConnection("conn_" + i));
}
}
// 获取连接
public Database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
if (connections.isEmpty())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No available connections");
}
return connections.remove(0);
}
// 释放连接
public void releaseConnection(Database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s.add(connection);
}
}
MyBatis连接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连接池原理:MyBatis连接池通过预先创建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并存储在内存中,当需要与数据库交互时,可以直接从连接池中获取连接,避免了每次请求都重新建立连接的开销。
-
连接池配置与管理: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可以配置连接池的初始连接数、最大连接数、最小空闲连接数等参数,以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
-
连接池性能优化:通过合理配置连接池参数,可以优化数据库连接的创建、销毁和复用过程,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
-
连接池与数据库交互:MyBatis连接池中的连接可以直接用于执行SQL语句,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
-
连接池与MyBatis框架集成:MyBatis框架内置了连接池支持,开发者只需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连接池参数,即可实现连接池与MyBatis框架的集成。
-
连接池监控与故障排查:通过监控连接池的使用情况,可以及时发现连接泄露、连接不足等问题,并进行故障排查。
-
连接池与事务管理:MyBatis连接池支持事务管理,可以确保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
连接池与并发控制:MyBatis连接池通过线程安全的机制,支持高并发场景下的数据库访问。
-
连接池与资源管理:MyBatis连接池可以有效地管理数据库连接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连接泄露。
| 作用方面 | 描述 |
|---|---|
| 连接池原理 | 通过预先创建并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库连接,减少每次请求重新建立连接的开销。 |
| 连接池配置与管理 | 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配置连接池的初始连接数、最大连接数、最小空闲连接数等参数。 |
| 连接池性能优化 | 通过合理配置连接池参数,优化数据库连接的创建、销毁和复用过程,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 |
| 连接池与数据库交互 | 连接池中的连接可以直接用于执行SQL语句,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 |
| 连接池与MyBatis框架集成 | MyBatis框架内置连接池支持,通过配置文件集成连接池。 |
| 连接池监控与故障排查 | 监控连接池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连接泄露、连接不足等问题,进行故障排查。 |
| 连接池与事务管理 | 支持事务管理,确保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
| 连接池与并发控制 | 通过线程安全的机制,支持高并发场景下的数据库访问。 |
| 连接池与资源管理 | 有效地管理数据库连接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连接泄露。 |
连接池的引入,不仅简化了数据库连接的管理,更在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它通过预先建立连接,减少了每次请求时建立连接的开销,从而提高了数据库访问的效率。在配置与管理方面,通过精细调整连接池的参数,如初始连接数、最大连接数等,可以确保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稳定运行。此外,连接池的性能优化,如合理配置连接的创建、销毁和复用过程,对于提升整体性能至关重要。在集成到MyBatis框架后,连接池的使用变得更加便捷,而监控与故障排查机制则保障了系统的健壮性。总之,连接池在数据库应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高了效率,还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MyBatis连接池类型
在MyBatis框架中,连接池是数据库操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连接池的主要作用是管理数据库连接,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根据不同的实现方式和特点,MyBatis连接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C3P0连接池:C3P0(Combined Resources JARs for Java)是一个开源的JDBC连接池,它支持多种数据库,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C3P0连接池具有以下特点:
- 支持JDBC 2.0和JDBC 4.0规范;
- 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池配置,如最小连接数、最大连接数、连接超时时间等;
- 支持连接池的监控和故障排查;
- 支持与Spring框架集成。
-
DBCP连接池:DBCP(Database Connection Pooling)是Apache Commons DBCP项目的一部分,它同样是一个开源的JDBC连接池。DBCP连接池具有以下特点:
- 支持JDBC 2.0规范;
- 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池配置,如最小连接数、最大连接数、连接超时时间等;
- 支持连接池的监控和故障排查;
- 支持与Spring框架集成。
-
HikariCP连接池:HikariCP是一个高性能的JDBC连接池,它由Twitter开发,并在Twitter的生产环境中使用。HikariCP具有以下特点:
- 支持JDBC 4.0规范;
- 具有极高的性能,比C3P0和DBCP连接池快很多;
- 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池配置,如最小连接数、最大连接数、连接超时时间等;
- 支持连接池的监控和故障排查;
- 支持与Spring框架集成。
-
Druid连接池:Druid是阿里巴巴开源的一个数据库连接池,它具有以下特点:
- 支持JDBC 4.0规范;
- 具有丰富的监控功能,可以实时查看数据库连接池的状态;
- 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池配置,如最小连接数、最大连接数、连接超时时间等;
- 支持与Spring框架集成。
在选择MyBatis连接池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下是一些选择连接池的参考因素:
- 数据库类型:不同的数据库对连接池的支持程度不同,需要选择与数据库兼容的连接池;
- 性能要求:根据应用对数据库访问性能的要求,选择性能较好的连接池;
- 监控和故障排查:选择具有良好监控和故障排查功能的连接池,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集成性:选择支持与Spring框架集成的连接池,方便与Spring框架整合。
总之,MyBatis连接池的类型繁多,选择合适的连接池对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 连接池类型 | 开发者/组织 | 支持的JDBC规范 | 主要特点 | 集成性 | 适用场景 |
|---|---|---|---|---|---|
| C3P0 | Apache | JDBC 2.0和JDBC 4.0 | 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池配置,支持监控和故障排查,支持与Spring集成 | 支持 | 对连接池配置要求较高,适用于需要复杂配置的场景 |
| DBCP | Apache | JDBC 2.0 | 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池配置,支持监控和故障排查,支持与Spring集成 | 支持 | 对连接池配置要求较高,适用于需要复杂配置的场景 |
| HikariCP | JDBC 4.0 | 性能极高,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池配置,支持监控和故障排查,支持与Spring集成 | 支持 | 对性能要求较高,适用于需要高性能的场景 | |
| Druid | 阿里巴巴 | JDBC 4.0 | 丰富的监控功能,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池配置,支持与Spring集成 | 支持 | 对监控和故障排查要求较高,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控的场景 |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连接池对于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C3P0和DBCP作为Apache基金会的产品,它们在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池配置方面表现出色,同时提供了监控和故障排查功能,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好地管理数据库连接。然而,这两种连接池对配置的要求较高,需要开发者具备一定的数据库知识。相比之下,HikariCP以其卓越的性能著称,特别适合对性能有极高要求的场景。而Druid则以其丰富的监控功能脱颖而出,对于需要实时监控和故障排查的场景尤为适用。在选择连接池时,开发者应综合考虑性能、配置复杂度和监控需求,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 MyBatis连接池配置的重要性
// 连接池原理
/*
连接池是一种数据库连接管理技术,它维护一个由数据库连接组成的池,当应用程序需要与数据库交互时,可以从连接池中获取一个连接,使用完毕后再将连接归还到连接池中。连接池通过复用连接,减少了创建和销毁连接的开销,提高了数据库访问效率。
连接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初始化阶段:连接池创建一定数量的连接,并存储在连接池中。
2. 获取连接阶段:应用程序从连接池中获取一个连接,如果连接池中没有可用的连接,则等待或创建新的连接。
3. 使用连接阶段:应用程序使用获取到的连接进行数据库操作。
4. 归还连接阶段:应用程序将使用完毕的连接归还到连接池中,连接池负责管理连接的生命周期。
5. 销毁阶段:当连接池中的连接达到最大数量时,连接池会销毁部分连接,以维持连接池的大小。
*/
// 连接池性能影响
/*
连接池对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减少连接创建和销毁的开销:连接池复用连接,减少了创建和销毁连接的开销,提高了数据库访问效率。
2. 提高并发处理能力:连接池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数据库请求,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并发处理能力。
3. 降低数据库压力:连接池减少了数据库连接的数量,降低了数据库的压力。
4. 提高应用程序稳定性:连接池可以保证应用程序在数据库连接异常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
// 连接池配置参数
/*
连接池配置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连接池大小:连接池中维护的连接数量。
2. 连接超时时间:从连接池中获取连接的超时时间。
3. 连接空闲时间:连接在连接池中空闲的时间,超过该时间则销毁连接。
4. 连接最大使用次数:连接在连接池中的最大使用次数,超过该次数则销毁连接。
5. 连接验证查询:用于验证连接是否有效的查询语句。
*/
// 连接池选择与优化
/*
选择连接池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应用程序需求:根据应用程序的并发量和数据库访问量选择合适的连接池。
2. 数据库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对连接池的要求不同,需要选择与数据库兼容的连接池。
3. 连接池性能:选择性能较好的连接池,以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
优化连接池的方法:
1. 调整连接池大小:根据应用程序需求调整连接池大小,以充分发挥连接池的性能。
2. 调整连接超时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连接超时时间,避免连接池中的连接长时间占用。
3. 调整连接空闲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连接空闲时间,避免连接池中的连接过早销毁。
4. 调整连接最大使用次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连接最大使用次数,避免连接池中的连接过度使用。
*/
// 连接池监控与故障排查
/*
连接池监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1. 查看连接池状态:查看连接池中的连接数量、空闲连接数量、活跃连接数量等信息。
2. 查看连接池性能:查看连接池的获取连接时间、归还连接时间等信息。
故障排查方法:
1. 查看连接池日志:查看连接池的日志信息,分析故障原因。
2. 查看数据库日志:查看数据库的日志信息,分析故障原因。
3. 查看应用程序日志:查看应用程序的日志信息,分析故障原因。
*/
// 连接池与数据库兼容性
/*
连接池与数据库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库驱动:连接池需要与数据库驱动兼容,否则无法建立连接。
2. 数据库连接参数:连接池需要正确配置数据库连接参数,否则无法建立连接。
3. 数据库连接池:连接池需要与数据库连接池兼容,否则无法复用连接。
*/
// 连接池与业务负载关系
/*
连接池与业务负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业务并发量:业务并发量越高,连接池的压力越大。
2. 业务访问量:业务访问量越高,连接池的压力越大。
3. 业务类型:不同类型的业务对连接池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连接池。
*/
// 连接池与安全性
/*
连接池与安全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连接池配置:连接池配置需要符合安全规范,避免泄露敏感信息。
2. 连接池访问控制:连接池需要实现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
3. 连接池日志:连接池需要记录日志信息,以便追踪和审计。
*/
// 连接池与系统稳定性
/*
连接池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连接池异常:连接池异常会导致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访问数据库,影响系统稳定性。
2. 连接池性能:连接池性能不佳会导致应用程序响应缓慢,影响系统稳定性。
3. 连接池监控:连接池监控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连接池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
*/
| 主题 | 描述 |
|---|---|
| 连接池原理 | 连接池是一种数据库连接管理技术,通过维护一个连接池来复用连接,减少创建和销毁连接的开销,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 |
| 初始化阶段 | 创建一定数量的连接并存储在连接池中。 |
| 获取连接阶段 | 应用程序从连接池中获取连接,若无可用连接则等待或创建新连接。 |
| 使用连接阶段 | 应用程序使用获取到的连接进行数据库操作。 |
| 归还连接阶段 | 应用程序将使用完毕的连接归还到连接池中,连接池管理连接生命周期。 |
| 销毁阶段 | 当连接池中的连接达到最大数量时,销毁部分连接以维持连接池大小。 |
| 连接池性能影响 | |
| 减少连接创建和销毁开销 | 连接池复用连接,减少创建和销毁连接的开销,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 |
| 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 连接池可同时处理多个数据库请求,提高应用程序的并发处理能力。 |
| 降低数据库压力 | 减少数据库连接数量,降低数据库压力。 |
| 提高应用程序稳定性 | 保证应用程序在数据库连接异常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
| 连接池配置参数 | |
| 连接池大小 | 连接池中维护的连接数量。 |
| 连接超时时间 | 从连接池获取连接的超时时间。 |
| 连接空闲时间 | 连接在连接池中空闲的时间,超过该时间则销毁连接。 |
| 连接最大使用次数 | 连接在连接池中的最大使用次数,超过该次数则销毁连接。 |
| 连接验证查询 | 用于验证连接是否有效的查询语句。 |
| 连接池选择与优化 | |
| 应用程序需求 | 根据应用程序的并发量和数据库访问量选择合适的连接池。 |
| 数据库类型 | 选择与数据库兼容的连接池。 |
| 连接池性能 | 选择性能较好的连接池,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 |
| 优化方法 | 调整连接池大小、连接超时时间、连接空闲时间和连接最大使用次数。 |
| 连接池监控与故障排查 | |
| 连接池状态 | 查看连接池中的连接数量、空闲连接数量、活跃连接数量等信息。 |
| 连接池性能 | 查看连接池的获取连接时间、归还连接时间等信息。 |
| 故障排查方法 | 查看连接池日志、数据库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 |
| 连接池与数据库兼容性 | |
| 数据库驱动 | 连接池需要与数据库驱动兼容,否则无法建立连接。 |
| 数据库连接参数 | 连接池需要正确配置数据库连接参数,否则无法建立连接。 |
| 数据库连接池 | 连接池需要与数据库连接池兼容,否则无法复用连接。 |
| 连接池与业务负载关系 | |
| 业务并发量 | 业务并发量越高,连接池的压力越大。 |
| 业务访问量 | 业务访问量越高,连接池的压力越大。 |
| 业务类型 | 根据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连接池。 |
| 连接池与安全性 | |
| 连接池配置 | 连接池配置需要符合安全规范,避免泄露敏感信息。 |
| 连接池访问控制 | 连接池需要实现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访问。 |
| 连接池日志 | 连接池需要记录日志信息,以便追踪和审计。 |
| 连接池与系统稳定性 | |
| 连接池异常 | 连接池异常会导致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访问数据库,影响系统稳定性。 |
| 连接池性能 | 连接池性能不佳会导致应用程序响应缓慢,影响系统稳定性。 |
| 连接池监控 | 连接池监控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解决连接池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 |
连接池的引入,不仅简化了数据库连接的管理,还显著提升了数据库操作的效率。在初始化阶段,连接池通过预创建一定数量的连接,为后续的数据库操作提供了快速响应的保障。在获取连接阶段,连接池能够根据应用程序的需求,灵活地分配连接资源,避免了频繁创建和销毁连接所带来的性能损耗。而在归还连接阶段,连接池则负责管理连接的生命周期,确保连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种高效的管理机制,使得连接池在提高并发处理能力、降低数据库压力以及增强应用程序稳定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MyBatis内置连接池配置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数据库操作是构建应用程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使用MyBatis框架进行持久层开发时,合理配置连接池对于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探讨MyBatis内置连接池的配置,以解决实际开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数据库连接频繁创建和销毁的情况,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系统资源,还可能导致数据库连接不足,影响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MyBatis内置连接池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通过配置连接池,我们可以复用数据库连接,减少连接创建和销毁的开销,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MyBatis内置连接池的默认实现。MyBatis默认使用的是Apache Commons DBCP连接池,它提供了丰富的配置选项,如最大连接数、最小空闲连接数、最大等待时间等。这些配置项对于连接池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MyBatis内置连接池的配置方式。配置连接池可以通过XML配置文件或注解的方式进行。XML配置方式允许我们以细粒度控制连接池的行为,而注解方式则更加简洁,适合快速开发。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需求和开发习惯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至关重要。
最后,针对MyBatis内置连接池的性能优化,我们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例如,合理设置连接池的参数,如最大连接数、最小空闲连接数等,可以避免连接池在高峰时段出现性能瓶颈。此外,定期监控连接池的状态,及时调整配置参数,也是保证连接池性能的关键。
总之,MyBatis内置连接池配置是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通过了解其默认实现、配置方式和性能优化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MyBatis内置连接池,为我们的应用程序提供高效、稳定的数据库连接服务。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逐一深入探讨这些方面,帮助读者全面掌握MyBatis内置连接池的配置技巧。
MyBatis内置连接池默认实现
MyBatis框架内置的连接池默认实现是C3P0,这是一个开源的JDBC连接池,它能够有效管理数据库连接,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C3P0连接池在MyBatis框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预连接池化技术,减少了数据库连接的创建和销毁开销,从而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性能。
在MyBatis中,C3P0连接池的配置和使用相对简单。以下是一个典型的C3P0连接池配置示例:
<bean id="dataSource" class="com.mchange.v2.c3p0.ComboPooledDataSource">
<property name="driverClass" value="com.mysql.jdbc.Driver"/>
<property name="jdbcUrl"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
<property name="user" value="root"/>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root"/>
<property name="initialPoolSize" value="5"/>
<property name="maxPoolSize" value="20"/>
<property name="minPoolSize" value="5"/>
<property name="maxIdleTime" value="3000"/>
</bean>
在上面的配置中,我们设置了连接池的基本参数,如驱动类、数据库URL、用户名、密码、初始连接数、最大连接数、最小连接数和最大空闲时间等。
C3P0连接池的工作原理如下:
- 初始化阶段:C3P0连接池在启动时会创建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并将它们存储在连接池中。
- 获取连接阶段:当应用程序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它会从连接池中获取一个数据库连接。如果连接池中没有可用的连接,C3P0会根据配置的参数创建新的连接。
- 使用连接阶段:应用程序使用获取到的数据库连接进行数据库操作。
- 释放连接阶段:当应用程序完成数据库操作后,它会将连接返回给连接池。连接池会根据配置的参数决定是否关闭连接或将其放回连接池中。
为了优化C3P0连接池的性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调整连接池参数: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合理设置连接池的初始连接数、最大连接数、最小连接数和最大空闲时间等参数。
- 使用连接池监控工具:通过监控工具实时查看连接池的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 优化数据库访问代码:合理使用数据库连接,避免频繁地创建和销毁连接。
C3P0连接池与数据库连接参数密切相关。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数据库的实际情况和性能要求,合理配置数据库连接参数,如驱动类、数据库URL、用户名、密码等。
在事务管理方面,C3P0连接池与数据库连接池的关系如下:
- 事务开始时:C3P0连接池会为事务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连接。
- 事务提交或回滚时:C3P0连接池会将数据库连接返回给连接池,以便其他事务使用。
C3P0连接池与数据库连接池的比较如下:
- C3P0连接池:开源、功能强大、易于配置和使用。
- HikariCP连接池:性能更优、功能更丰富、易于配置和使用。
在连接池监控与调试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 使用C3P0提供的监控工具,实时查看连接池的状态。
- 使用日志记录连接池的运行情况,便于调试和排查问题。
最后,以下是C3P0连接池配置的最佳实践:
-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合理设置连接池参数。
- 使用连接池监控工具,实时监控连接池状态。
- 优化数据库访问代码,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
- 定期检查和更新连接池配置,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 配置参数 | 描述 | 默认值 | 作用 |
|---|---|---|---|
| driverClass | 数据库驱动类名 | 无 | 用于加载数据库驱动 |
| jdbcUrl | 数据库连接URL | 无 | 指定数据库连接地址 |
| user | 数据库用户名 | 无 | 用于连接数据库的用户名 |
| password | 数据库密码 | 无 | 用于连接数据库的密码 |
| initialPoolSize | 初始连接数 | 10 | 连接池启动时创建的初始连接数 |
| maxPoolSize | 最大连接数 | 100 | 连接池允许的最大连接数 |
| minPoolSize | 最小连接数 | 5 | 连接池允许的最小连接数 |
| maxIdleTime | 最大空闲时间(秒) | 0 | 连接在池中保持空闲的最大时间,超过此时间则被回收 |
| maxStatements | 最大SQL语句数 | 0 | 每个连接可以执行的SQL语句的最大数量 |
| maxStatementsPerConnection | 每个连接的最大SQL语句数 | 0 | 每个连接可以执行的SQL语句的最大数量 |
| acquireIncrement | 当连接池中没有可用连接时,每次增加的连接数 | 3 | 当连接池中没有可用连接时,每次增加的连接数 |
| acquireRetryAttempts | 获取连接时重试的次数 | 30 | 获取连接时重试的次数 |
| acquireRetryDelay | 获取连接时重试的延迟时间(毫秒) | 1000 | 获取连接时重试的延迟时间 |
| testConnectionOnCheckout | 在检查出连接时测试连接的有效性 | true | 在检查出连接时测试连接的有效性 |
| testConnectionOnCheckin | 在检查入连接时测试连接的有效性 | false | 在检查入连接时测试连接的有效性 |
| preferredTestQuery | 用于测试连接有效性的SQL语句 | SELECT 1 | 用于测试连接有效性的SQL语句 |
| idleConnectionTestPeriod | 检查空闲连接的时间间隔(秒) | 0 | 检查空闲连接的时间间隔 |
| numHelperThreads | 辅助线程数 | 3 | 辅助线程数,用于执行连接池的内部操作 |
| maxConnectionAge | 最大连接年龄(秒) | 0 | 连接池中连接的最大年龄,超过此年龄的连接将被回收 |
| maxConnectionAgeCheckPeriod | 检查最大连接年龄的时间间隔(秒) | 0 | 检查最大连接年龄的时间间隔 |
| connectionCustomizerClassName | 连接自定义类名 | 无 | 用于自定义连接创建过程的类名 |
| connectionCustomizerInit | 连接自定义初始化方法 | 无 | 连接自定义初始化方法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 | 连接自定义销毁方法 | 无 | 连接自定义销毁方法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Close | 关闭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关闭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Idle | 空闲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空闲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Checkout | 检查出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检查出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Checkin | 检查入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检查入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Acquire | 获取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获取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Release | 释放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释放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 | 验证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ed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Timeout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超时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Exception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异常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Failur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false | 验证连接失败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 connectionCustomizerDestroyOnValidateSuccess | 验证连接成功时销毁自定义连接 |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6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