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2019-07-30
1. 关于网络分层的概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B)
A. 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B. 网络中两台主机的对等层之间是直接进行通信的 (不能直接通信)
C.分层后各层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D.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补充: 对等层直接不是直接进行通信的。 因为每一层必须依靠下层提供的服务来与另一台主机和对等层进行通信。 如A网络层需要与B网络层通知。 A需要将包发给A的数据链路层 然后A数据链路层再将帧发给A物理层 A物理层再传输给B物理层 再依次向上。
其中7层的网络协议是:第一层物理层,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第三层网络层,第四层传输层,第五层会话层,第六层表示层,第七层应用层(最高层)。
2. 有一域名为 bit.edu.cn ,根据域名代码的规定,此域名表示(教育机构)。
补充:政府机关的域名为 .gov ;商业组织的域名为 .com ; 军事部门的域名为 .mil
3.
能使程序块显示字符串 "good" 的 x 值的范围 是: -3 < x <= 0 。
if (x>0)System.out.println("excellent");
else if (x>-3)System.out.println("good");
else System.out.println("normal");
4. 两个旅行社甲和乙为旅客到某航空公司订飞机票,形成互斥的资源是(飞机票) 。
解释:不可能订到同一个飞机票
5. 如果主机的 IP 地址为 25.36.8.6 ,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那么该主机所属的网络 ( 包括子网 ) 为(25.36.0.0)
解释:
ip地址的组成(网络位+主机位)
IP地址采用分层结构;
IP地址是由网络号(net ID)与主机号(host ID)两部分组成的。
根据不同的取值范围,IP地址可以分为五类;IP地址中的前5位用于标识IP地址的类别:
A类地址的第一位为0;
B类地址的前两位为10;
C类地址的前三位为110;
D类地址的前四位为1110;
E类地址的前五位为11110。
实际大多通过子网掩码来区分网络位和主机位,子网掩码跟IP地址一一对应,子网掩码为1的是网络位,为0的是主机位。
如:192.168.1.2 掩码255.255.255.0 。网络位192.168.1 主机位是2
举个例子:比如172.16.2.160/255.255.255.0:
这个IP地址的【网络号】就是172.16.2.0 主机号为 0.0.0.160
6. 《公孙龙子》记载:“齐王之谓尹文曰:‘寡人甚好士,以齐国无士,何也?’尹文曰:‘愿闻大王之所谓士者。’齐王无以应。”这说明了齐王(不会定义自己的需求)
7. 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的目的是为了(多个终端用户都能够得到及时响应)
解释: 时间片轮转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系统将所有的就绪进程按先来先服务算法的原则,排成一个队列,每次调度时,系统把处理机分配给队列首进程,并让其执行一个时间片。当执行的时间片用完时,由一个计时器发出时钟中断请求,调度程序根据这个请求停止该进程的运行,将它送到就绪队列的末尾,再把处理机分给就绪队列中新的队列首进程,同时让它也执行一个时间片。
8. 一主机的TCP协议软件收到一TCP报文段后,通过(目标端口)识别此分组数据应交给运行在主机中的哪个应用进程。
解释:
本地操作系统会给那些有需求的应用进程分配协议端口(即端口),每个端口由一个正整数标识,如:80,139,445等。 当目的主机接收到数据报后,将根据报文首部的目的端口号,把数据发送到相应端口, 而与此端口相对应的那个应用进程将会领取数据并等待下一组数据的到来。
换句话说: 端口其实就是队,操作系统为各个进程分配了不同的队,数据报按照目的端口被推入相应的队中,等待被进程取用。 不光接受数据报的进程需要开启它自己的端口,发送数据报的进程也需要开启端口, 这样,数据报中将会标识有源端口,以便接受方能顺利的回传数据报到这个端口。
9. 与HAVING子句一起使用的子句是? GROUP BY语句
10. IP 地址191.139.11.23的那一部分表示主机号(11.23)。 B类地址
解释: IP地址、网络、主机的计算
11. Internet 的前身是(ARPAnet)
12. IPV6地址包含多少位(128)
解释:
IPv6的128位地址通常写成8组,每组由四个十六进制数组成。
例如: 2001:fecd:ba23:cd1f:dcb1:1010:9234:4088,其中对于每一个十六进制的数是有4个二进制的数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