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总监面,“谈人生”,感觉自己实践的东西很少,被问到了挺尴尬的,不过面试官很nice,提了不少好的建议:
1)找一个喜欢的点专研,从一个点突破,后面想要横向扩展就很容易了,前提是你对一个领域理解得足够深入;
2)多看书,也要多做,多去关注这个领域(后台研发)的最新发展;
3)机器学习的话,如果自己没有数据,可以“造数据”,自己造一个规律,按照规律生成数据,看算法能不能找出来。
首先是自我介绍,作死说了“技术方面的兴趣是后台开发、机器学习”(你有兴趣,为什么了解不深入,做的东西这么少呢?)。
(感觉面试官对深度学习很有研究)他两眼一亮,就问我,你对深度学习了解多少。(我只是对基础的算法比较熟)。然后就叫我说都有哪些算法(我从监督式和非监督式两方面列举了一堆,线性回归、逻辑回归、svm、决策树、贝叶斯、KNN、神经网络,k-means聚类、协同过滤)。然后就问我有没有在实际中去做过(我说实际中没什么数据),他就说可以自己“造数据”,我觉得这个idea挺好的。我又说了自己去实验室的经历,问我为什么突然想去实验室,我说想实践一下学到的东西。最后他总结了一下,结论是什么,恐怕很明显了T^T
然后是问后台相关的,对后台的理解,提示了一下,从开发环境,业务流程,相关的技术方面来说(我傻逼,只说了什么linux网络编程,数据库,就卡了)。他说这样很(fu)浅,他更希望听到的答案是——数据接入,逻辑处理,数据存取,这三个层面。
可能是发现我的项目、经历方面太少东西了,就问了学校方面的经历,成绩怎么样,有参加课外什么比赛吗,有看什么书吗。然后顺带提了上面说的建议(应该是觉得我还是太弱了,需要再好好去学)。
最后给了一道冒泡排序的题目,要求10分钟内写出来,并且是完全可以运行的程序,而不只是算法本体。我很快写好了,这么简单的程序,冒泡稍微封装成一个函数(可重用性较高),大概花了两三分钟。不过他随手一圈,说整体还是不错的,就是有两个地方不好——1)main函数没有写参数,而后台的程序很多都是需要用到参数的;2)输入没有用户引导的提示语。天呐,好吧,他说得很有道理,平时写习惯了,突然间没转过来。
最最后就说到这里了(T^T确实没什么需要问了,iq题、面试类型的算法题、大数据题目,在总监面一般都较少出现,因为这个在一面一般都有过了)。有什么想了解的吗?我总结了他给我的几个建议,他点了点头,然后我就起身say goodbye了,唉,好好升华吧,距离校招还有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