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定位:继“开篇篇:从0到1搭建企业级 LangChain4j + Spring AI 智能对话与知识库框架(架构与模块总览)”之后,本篇聚焦企业级 AI 管理平台治理能力:权限模型、动态菜单路由、按钮级控制、审计日志与国际化工作流,为后续与 Chat/RAG/MCP 模块的统一治理奠定基础。
1. 本文你能收获什么?
- 如何设计“菜单 + 权限 + 路由”三位一体数据结构。
- 用后端返回菜单树动态注入前端路由的工程化步骤。
- RBAC 权限标识体系与按钮级(细粒度)显示/操作控制策略。
- 审计日志埋点与后续可观测扩展预留位。
- 国际化(i18n)工作流与命名规范示例。
- 与 AI 中台其他模块(模型管理 / 对话 / 知识库 / MCP 工具)协作的扩展点。
2. 为什么需要“治理能力”管理平台?
单纯的 CRUD 后台无法满足企业级 AI 应用落地:
- 多身份 & 多角色:区分运营、研发、审计、管理员、普通业务使用者。
- 多维权限:页面、按钮、数据域(租户/部门)与未来成本/模型使用配额控制。
- 合规 & 留痕:操作行为(新增用户、修改角色权限、删除菜单)需审计追踪。
- 可扩展:后续接入模型管理、工具注册、知识库索引、对话会话审计。
管理平台即“治理基座”:集中承载用户与权限体系,并向 AI 功能层提供统一认证与授权数据。
3. 后端结构速览(langchain4j-spring-ai-security-v1)
入口主类:SecurityV1ServerApplication
关键能力:
- Spring Boot + MyBatis + MapperScan。
- JWT 登录认证:
POST /api/v1/auth/login→ 返回 Bearer Token。 - 菜单树接口:
GET /api/v1/menus/tree→ 驱动前端动态路由。 - 用户 / 角色 / 部门 / 岗位管理:组织结构与权限映射基础。
- 审计日志查询:操作记录可检索。
建议增强:
- Token 刷新与黑名单(支持强制下线)。
- 异步审计(MQ/队列)与失败重试策略。
- 统一错误码分层:系统级 / 业务级 / 安全级。
- 多租户隔离(tenantId 透传 + 数据过滤 + 索引前缀)。
4. 前端骨架速览(langchain4j-spring-ai-ui-v1)
目录要点:
src/api:接口与类型封装。src/router:基础路由 + 动态注入逻辑。src/store:登录态、token、权限集合缓存。src/layout:主框架(侧栏 + 顶栏 + 内容区)。src/views:功能页面(用户、角色、菜单、部门、岗位、审计日志等)。src/i18n:多语言资源与规范文档。
技术栈:Vue3 + TypeScript + Vite + Element Plus + Pinia + Axios + vue-i18n。
5. 动态菜单路由注入核心思路
- 用户登录成功后,携带 token 请求菜单树接口。
- 将返回的菜单节点递归转换为路由对象(
RouteRecordRaw)。 - 使用
router.addRoute()注入到既有 layout 下,实现按用户权限动态装配功能。 - 按钮/操作权限在组件中通过权限标识集合决策显示与禁用。
推荐菜单节点字段:
id, parentId, name, path, component, icon, order, perms[], hidden(boolean)
权限标识命名规范:模块:资源:动作,例如:user:list / user:create / role:assign。
6. RBAC 与按钮级权限控制
实现路径:
- 用户 → 角色 → 权限标识集合(多对多)。
- 登录后获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88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