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流的分类:
1、按流的方向来分:输入流和输出流
2、按流的数据类型分:字节流和字符流
字节流(顶级父类):
输入流:InputStream
FileInputStream 普通字节输入流
BufferedInputStream 缓冲字节输入流(高效)
输出流:OutputStream
FileOutputStream 普通字节输出流
BufferedOutputStream 缓冲字节输出流(高效)
字符流(顶级父类):
输入流:Reader
FileReader 普通字符输入流
BufferedReader 缓冲字符输入流(高效)
输出流:Writer
FileWriter 普通字符输出流
BufferedWriter 缓冲字符输出流(高效)
字符缓冲流自带8192个字符(16kb)缓冲区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ObjectOutputStream 序列化
ObjectInputStream 反序列化
通俗来说,序列化就是将目标文件切割成小块传到其他位置,反序列化就是把其他位置的小块文件整合回来
相对路径和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从盘符开始,是一个完整的路径
相对路径:在java中相对于项目目录的路径
阻塞和非阻塞
阻塞:阻塞就是发起一个请求,调用者一直等待请求结果返回,也就是当前线程会被挂起,无法从事其他任务,只有当条件就绪才能继续。
非阻塞:非阻塞就是发起一个请求,调用者不用一直等着结果返回,可以先去干其他事情。
BIO、NIO和AIO
BIO:线程发起IO请求,不管内核是否准备好IO操作,从发起请求起,线程一直阻塞,直到操作完成。
NIO(reactor模型):线程发起IO请求,立即返回;内核在做好IO操作的准备之后,通过调用注册的回调函数通知线程做IO操作,线程开始阻塞,直到操作完成。
AIO(proactor模型):线程发起IO请求,立即返回;内存做好IO操作的准备之后,做IO操作,直到操作完成或者失败,通过调用注册的回调函数通知线程做IO操作完成或者失败。
同步阻塞,同步非阻塞,异步阻塞,异步非阻塞IO
同步阻塞IO(BIO):在此种方式下,用户进程在发起一个IO操作以后,必须等待IO操作的完成,只有当真正完成了IO操作以后,用户进程才能运行。
同步非阻塞IO(NIO):在此种方式下,用户进程发起一个IO操作以后边可返回做其它事情,但是用户进程需要时不时的询问IO操作是否就绪,这就要求用户进程不停的去询问,从而引入不必要的CPU资源浪费。
异步阻塞IO:此种方式下是指应用发起一个IO操作以后,不等待内核IO操作的完成,等内核完成IO操作以后会通知应用程序,这其实就是同步和异步最关键的区别,同步必须等待或者主动的去询问IO是否完成,那么为什么说是阻塞的呢?因为此时是通过select系统调用来完成的,而select函数本身的实现方式是阻塞的,而采用select函数有个好处就是它可以同时监听多个文件句柄,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性!
异步非阻塞IO(AIO):在此种模式下,用户进程只需要发起一个IO操作然后立即返回,等IO操作真正的完成以后,应用程序会得到IO操作完成的通知,此时用户进程只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就好了,不需要进行实际的IO读写操作,因为真正的IO读取或者写入操作已经由内核完成了。
常用方法
endsWith(“”):指定文件名末尾
getAbsolutePath():获取绝对路径
getPath():获取相对路径
getName():获取文件名
list():获取指定目录下所有文件(夹)名称数组(字符串)
listFiles():获取指定目录下所有文件(夹)File数组(对象)
.createNewFile():指定路径后用于创建文件
.mkdir():指定路径后用于创建文件夹(只能创建一个)
.mkdirs():指定路径后用于创建文件夹(可将指定路径上没有的文件夹都创建出来)
.isDirectory():判断File对象是否为目录
.isFile():判断File对象是否为文件
.exists():判断File对象是否存在
append:true:表示在FileOutputStream中,在执行.write方法时进行追加
.close():关闭资源,其中含有刷新效果(flush),如果程序运行完不刷新,那字符会留在缓存管道,不会显示(字符流)
.newLine():根据当前系统给出换行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