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bernetes作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容器编排软件,受到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的喜爱,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这套编排软件不仅功能强大,还非常方便进行二次开发,整个Kubernetes的生态圈非常活跃。有了Kubernetes这套“骨架”,可以在上面运行非常多的中间件和应用程序。Apiserver,Controller Manager,Scheduler,Proxy可以认为是这套“骨架”的组成部分,而Etcd便是这套系统的底座,整个系统的数据都存储在它当中,保证了Etcd的稳定性整个容器编排系统的稳定性就有了保证。
在正式开始之前,说明下实验环境,五台主机组成Kubernetes集群。
- 控制平面主机:p1.xufu.xyz、p2.xufu.xyz、p3.xufu.xyz
- 工作主机:p4.xufu.xyz、p5.xufu.xyz
- 主机系统:CentOS Linux release 7.9.2009 (Core)
- Etcd版本:3.5.1
Etcd
- 简介
它是一种键值数据库,Kubernetes将自身的状态数据都存储在Etcd中,这些数据包含deployment,pod,daemonset等各种对象。整个集群组件中只有Apiserver会直接和Etcd通信,其他组件都是直接和Apiserver通信。在生产环境中,最好以集群的方式运行Etcd,官方建议运行五个节点组成集群,这样可以在丢失两个节点的情况下, 保证数据的可用性。
- 访问
Etcd中存放有不少敏感数据,所以对它的访问需要使用公钥和私钥。为了方便访问,在家目录文件“.bashrc”配置如下命令别名。
alias ectl='et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Kubernetes集群中备份和恢复Etcd数据,Etcd作为Kubernetes系统的基石,其稳定性至关重要。文章提供了一种在CentOS 7.9环境下操作Etcd的方法,包括设置访问权限、创建备份、以及在遇到故障时如何恢复数据的步骤,确保在丢失节点情况下仍能保持数据可用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7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