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试系列文:算法、数据结构、基础设计模式

大厂面试高频基础面试题。建议复制到自己的笔记当中,跳槽前必备!

要求

能够用自己语言描述二分查找算法
能够手写二分查找代码
能够解答一些变化后的考法
1.算法描述
前提:有已排序数组 A(假设已经做好)
定义左边界 L、右边界 R,确定搜索范围,循环执行二分查找(3、4两步)
获取中间索引 M = Floor((L+R) /2)
中间索引的值 A[M] 与待搜索的值 T 进行比较
① A[M] == T 表示找到,返回中间索引

② A[M] > T,中间值右侧的其它元素都大于 T,无需比较,中间索引左边去找,M - 1 设置为右边界,重新查找

③ A[M] < T,中间值左侧的其它元素都小于 T,无需比较,中间索引右边去找, M + 1 设置为左边界,重新查找

当 L > R 时,表示没有找到,应结束循环
更形象的描述请参考:binary_search.html
算法实现
public static int binarySearch(int[] a, int t) {
int l = 0, r = a.length - 1, m;
while (l <= r) {
m = (l + r) / 2;
if (a[m] == t) {
return m;
} else if (a[m] > t) {
r = m - 1;
} else {
l = m + 1;
}
}
return -1;
}
测试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1, 5, 8, 11, 19, 22, 31, 35, 40, 45, 48, 49, 50};
int target = 47;
int idx = binarySearch(array, target);
System.out.println(idx);
}
解决整数溢出问题
当 l 和 r 都较大时,l + r 有可能超过整数范围,造成运算错误,解决方法有两种:

int m = l + (r - l) / 2;
还有一种是:

int m = (l + r) >>> 1;
其它考法

有一个有序表为 1,5,8,11,19,22,31,35,40,45,48,49,50 当二分查找值为 48 的结点时,查找成功需要比较的次数
使用二分法在序列 1,4,6,7,15,33,39,50,64,78,75,81,89,96 中查找元素 81 时,需要经过( )次比较
在拥有128个元素的数组中二分查找一个数,需要比较的次数最多不超过多少次
对于前两个题目,记得一个简要判断口诀:奇数二分取中间,偶数二分取中间靠左。对于后一道题目,需要知道公式:

n=log2N=log10N/log102n = log2N = log{10}N/log_{10}2n=log2N=log10N/log102

其中 n 为查找次数,N 为元素个数

  1. 冒泡排序
    要求

能够用自己语言描述冒泡排序算法
能够手写冒泡排序代码
了解一些冒泡排序的优化手段
算法描述

依次比较数组中相邻两个元素大小,若 a[j] > a[j+1],则交换两个元素,两两都比较一遍称为一轮冒泡,结果是让最大的元素排至最后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更形象的描述请参考:bubble_sort.html
算法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int[] a) {
for (int j = 0; j < a.length - 1; j++) {
// 一轮冒泡
boolean swapped = false; // 是否发生了交换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 1 - j; i++) {
System.out.println(“比较次数” + i);
if (a[i] > a[i + 1]) {
Utils.swap(a, i, i + 1);
swapped = true;
}
}
System.out.println(“第” + j + “轮冒泡”
+ Arrays.toString(a));
if (!swapped) {
break;
}
}
}
优化点1:每经过一轮冒泡,内层循环就可以减少一次
优化点2:如果某一轮冒泡没有发生交换,则表示所有数据有序,可以结束外层循环
进一步优化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_v2(int[] a) {
int n = a.length - 1;
while (true) {
int last = 0; // 表示最后一次交换索引位置
for (int i = 0; i < n; i++) {
System.out.println(“比较次数” + i);
if (a[i] > a[i + 1]) {
Utils.swap(a, i, i + 1);
last = i;
}
}
n = last;
System.out.println(“第轮冒泡”
+ Arrays.toString(a));
if (n == 0) {
break;
}
}
}
每轮冒泡时,最后一次交换索引可以作为下一轮冒泡的比较次数,如果这个值为零,表示整个数组有序,直接退出外层循环即可
3. 选择排序
要求

能够用自己语言描述选择排序算法
能够比较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
理解非稳定排序与稳定排序
算法描述

将数组分为两个子集,排序的和未排序的,每一轮从未排序的子集中选出最小的元素,放入排序子集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更形象的描述请参考:selection_sort.html
算法实现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ion(int[] a) {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 1; i++) {
// i 代表每轮选择最小元素要交换到的目标索引
int s = i; // 代表最小元素的索引
for (int j = s + 1; j < a.length; j++) {
if (a[s] > a[j]) { // j 元素比 s 元素还要小, 更新 s
s = j;
}
}
if (s != i) {
swap(a, s, i);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
优化点:为减少交换次数,每一轮可以先找最小的索引,在每轮最后再交换元素
与冒泡排序比较

二者平均时间复杂度都是 O(n2)O(n^2)O(n2)
选择排序一般要快于冒泡,因为其交换次数少
但如果集合有序度高,冒泡优于选择
冒泡属于稳定排序算法,而选择属于不稳定排序
稳定排序指,按对象中不同字段进行多次排序,不会打乱同值元素的顺序
不稳定排序则反之

稳定排序与不稳定排序

本书针对当前各大it企业面试笔试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本书除了对传统的计算机相关知识(c/c++、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工程、数据库、智力题、英语面试等)进行介绍外,还根据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潮流,对面试笔试中常见的海量数据处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为了更具说服力,本书特邀多位it名企面试官现身说法,对面试过程中求职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同时本书引入了一批来自于名牌高校、就职于明星企业的职场达人的真实求职案例,通过他们的求职经验与教训,抛砖引玉,将整个求职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进而对求职者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本书也对各种类型的it企业的招聘环节进行了庖丁解牛式的分析,帮助求职者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 进行求职准备。 本书是一本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面试笔试的求职用书,同时也适合期望在计算机软硬件行业大显身手的计算机爱好者阅读。 程序员面试笔试宝典 目录 前言 上篇 面试笔试经验技巧篇 第1章 面试官箴言 2 第2章 面试心得交流 9 第3章 企业面试笔试攻略 20 第4章 面试笔试技巧 42 第5章 英面试攻略 82 第6章 智力题攻略 102 下篇 面试笔试技术攻克篇 第7章 程序设计基础 122 第8章 数据库 240 第9章 网络与通信 254 第10章 操作系统 270 第11章 软件工程 278 第12章 发散思维 289 第13章 数据结构算法 295 第14章 海量数据处理 390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