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静态库和动态库之前,先说一下gcc的编译流程:
(图片来自室友男神,地址:跳转)
至于静态库和动态库,他们的区别在于链接阶段的处理不同(一个静态链接方式,一个动态链接方式)
静态库
目标文件.o与静态库一起链接成可执行文件,对应的链接方式为静态链接。它和.o文件类似,可以简单看成是一组目标文件的集合(也就是多个目标文件压缩打包后的一个文件)
静态库的命名规则:前缀时lib,后缀是.a
静态库特点
1.静态库对函数库的链接是放在编译时期完成的,执行快
2.发布应用时不需要发布库
3.浪费空间和资源,所有的相关目标文件和牵扯的函数库被链接成可执行文件,体积大
4.不利于程序的更新。如果静态库更新了,使用它的应用程序都需要重新编译发布
静态库的创建
1.先将代码文件编译成.o文件
2.通过ar命令将目标文件打包成.a静态库文件
ar -crv libtest.a *.o //.o文件可以有多个
静态库的查看
利用nm命令查看静态库的信息
nm libtest.a
静态库的使用
在编译的时候,利用-L选项指定静态库的搜索路径,利用-l指定静态库名(由于查找有隐含命名规则,因此无需在前加lib后加.a或.so)
g++ p.cpp -L../Test -ltest
动态库
动态库命名规则:前缀是lib,后缀是.so
动态库特点
动态库可以解决静态库空间浪费的问题,也能解决静态库更新麻烦的问题。
动态库在程序编译时不回被链接到目标代码中,直到程序运行才被载入(避免了更新麻烦,用户只需要更新动态库即可)。不同的应用程序如果调用相同的库,那么在内存里只需要一份该共享库的实例(避免了空间浪费),也就是在栈区和堆区之间的共享库映射。
当然动态库的缺点,就是相对于静态库而言,速度较慢。且在发布应用的时候同时需要发布动态库
动态库的创建
g++ -fPIC -c *.cpp //首先生成目标文件,注意需要加选项-fpic,它代表创建与地址无关的编译程序,以便能够在多个应用程序中共享
g++ -shared -o libtest.so *.o //生成动态库,需要-shared选项指定生成动态链接库
//上面两个命令可以合并为:
g++ -fPIC -shared -o libtest.so *.cpp
动态库的使用
和静态库一样,在编译的时候,利用-L选项指定动态库的搜索路径,利用-l指定动态库名(由于查找有隐含命名规则,因此无需在前加lib后加.a或.so)
g++ p.cpp -L../Test -ltest
这样可能会出现动态链接没有找到动态库的问题,这时解决方法:
方法一:将libxxx.so在/lib下面做一个软连接。
方法二:将库路径加到环境变量 LD_LIBRARY_PATH中
方法三:编辑/etc/ld.so.conf文件,加入动态库文件所在目录的路径,然后运行ldconfig
如果有写的不对或者不全面的地方 可通过主页的联系方式进行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