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seems that everyone has had the sense of that :
When u buy somethin' ( spend your money as much as possible ),you may choose to buy the most expensive stuff first,and then the second,ect. It maybe self-evident, and the same as for this -- Greedy algorithm..
在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如果金钱花的越多越好)[ 一定是土豪 ≥~~≤ ],我们一定是先买最贵的,之后是第二贵的 ……。
这就是贪心算法的最根本思想 :
在对问题求解时,总是做出在当前看来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不从整体最优上加以考虑,他所做出的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局部最优解。
贪心算法可以说是许多算法思想的基础,而不是一种单独的算法;
通常贪心算法都与现实生活的问题紧密相连( 背包问题,最快过桥等问题 ),需要判断在该情况下的最优解,并推广;
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NYOJ0006
喷水装置(一)
- 描述
- 现有一块草坪,长为20米,宽为2米,要在横中心线上放置半径为Ri的喷水装置,每个喷水装置的效果都会让以它为中心的半径为实数Ri(0<Ri<15)的圆被湿润,这有充足的喷水装置i(1<i<600)个,并且一定能把草坪全部湿润,你要做的是:选择尽量少的喷水装置,把整个草坪的全部湿润。
- 输入
- 第一行m表示有m组测试数据
每一组测试数据的第一行有一个整数数n,n表示共有n个喷水装置,随后的一行,有n个实数ri,ri表示该喷水装置能覆盖的圆的半径。 输出 - 输出所用装置的个数 样例输入
-
2 5 2 3.2 4 4.5 6 10 1 2 3 1 2 1.2 3 1.1 1 2
样例输出 -
2 5
- 第一行m表示有m组测试数据
所以我们有:
1. 将装置放在中轴线上( 保证上下都能喷到 );
2. 第一个喷水装置紧贴在边线上;
3. 根据数学知识,每个喷水装置,能够喷洒到的最长长度( 在20m长度上 ) l=2*sqrt(p*p-1*1) ;
形成代码,我们要:
1. 先对各个喷水装置从大到小排序;
2. 从大到小对每个喷水装置进行相加,若大于20,跳出循环;
3. 输出数量;
AC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lib.h>
#include<math.h>
const int max=610;
double r[max];
int cmp(const void *a,const void *b)
{
if(*(double *)b>*(double *)a)
return 1;
return -1;
}
double length(double p)
{
double t;
t=2*sqrt(p*p-1*1);
return t;
}
int main()
{
int N,n,i;
scanf("%d",&N);
while(N--)
{
int count;
double len;
scanf("%d",&n);
for(i=0; i<n; i++) scanf("%lf",&r[i]);
qsort(r,n,sizeof(r[0]),cmp);
count=0;len=0;
for(i=0; i<n; i++)
{
len+=length(r[i]);
count++;
if(len>=20.0) break;
}
printf("%d\n",count);
}
return 0;
}
是不是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