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项目四 顺序表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两种顺序表操作方法:一种是删除指定区间内的元素;另一种是按奇偶性重新排列顺序表中的元素。通过具体代码实例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些功能。

1.

/*   
文件名称:顺序表的应用  
作    者:胡德杰   
完成日期:2017年9月21号   
版 本 号:v1.1.6 
*/ 
#include"../f/list.h"
void delx2y(SqList *&L, ElemType x,  ElemType y)
{
    int k=0,i; //k记录非x的元素个数
    ElemType t;
    if(x>y)
    {
        t=x;
        x=y;
        y=t;
    }
    for (i=0; i<L->length; i++)
        if (L->data[i]<x || L->data[i]>y )  //复制不在[x, y]之间的元素
        {
            L->data[k]=L->data[i];
            k++;
        }
    L->length=k;
}
int main()
{
    SqList *sq;
    ElemType a[10]= {5,8,7,0,2,4,9,6,7,3};
    CreateList(sq, a, 10);
    printf("删除前 ");
    DispList(sq);
    delx2y(sq, 4, 7);
    printf("删除后 ");
    DispList(sq);
    return 0;
}

2.
void move(SqList *&L)
{
    int i=0,j=L->length-1;
    ElemType tmp;
    while(i<j)
    {
        while((j>i)&&L->data[j]%2==0)          //右边是偶数就不管了
            j--;
        while((j>i)&&L->data[i]%2!=0)            //左边是奇数就不管了
            i++;
        if (i<j)               //如果未到达“分界线”,将右边的奇数和左边的偶数交换
        {
            tmp=L->data[i];
            L->data[i]=L->data[j];
            L->data[j]=tmp;
        }
    }
}
int main()
{
    SqList *sq;
    ElemType a[10]= {5,8,7,0,2,4,9,6,7,3};
    CreateList(sq, a, 10);
    printf("操作前 ");
    DispList(sq);

    move(sq);

    printf("操作后 ");
    DispList(sq);
    return 0;
}

知识点总结:

对顺序表内部的理解和操作。

学习心得:

思考是一个有趣的过程,看完老师的代码以后,豁然开朗,瞬间就写出来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