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 Concept的目录结构如下

本文详细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数据结构、数据访问方式、事务管理、存储结构、实例架构、数据库管理与开发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各项核心技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在看Concepts,感觉光看的的话,效果不太明显,就想着翻出来吧,毕竟如果要写下来的话,心里就要多琢磨琢磨,尽最大可能保证正确性了,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留言问我。
申明,翻到哪是哪 而且结构方面乱七八糟的,我的目的主要是自己复习原理和巩固学习英语,翻译的不专业,这是必须的。

Translated  By 代海鹏 。Began in 2013/10/23



Title and CopyrightInformation  #标题和版权信息

 Preface #前言

1Introduction to Oracle Database  #1、入门介绍Oracle Database

PartI Oracle Relational Data Structures  #Part 1 Oracle 自己的数据结构

2 Tablesand table Clusters #2、表和TableClusters(翻出来的意思不对)

3 Indexeand Index-Oraganized Tables #3、索引和索引组织表(IOT)

4Partitions,Views, and Other Schema Objects #4、表/索引分区,视图,以及其他Schema objects(翻译出来意思也不对)

5 DataIntegrity # 5、数据完整性

6 DataDictionary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Views #6、数据字典和动态性能视图

           PartII Oracle Data Access #Part 2 Oracle中访问数据的方法(也就是你怎么才能和数据发生交互)

7 SQL #7、需要翻吗?

8 Server-Side Programming: PL/SQL and Java #8、数据库本身跑的程序编法 :PL/SQL 和 Java(直接在数据库中跑)

PartIII Oracle Transaction Management # Part 3 Oracle 事务(Transaction)管理方法

9 DataConcurrency And Consistency #9、数据并发性 和完整性

10Transactions #10、事务的各种类型

PartIV Oracle Database Storage Structures #Part 4 Oracle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11 Physical Storage Structures   #11、物理存储结构

12 LogiCalStorage Structures    #12、逻辑存储结构

PartV Oracle Instance Architecture #Part 5 Oracle实例体系结构

13 OracleDatabase Instance    #13、Oracle数据库实例

14 MemoryArchitecture              #14、Oracle实例中的内存结构

15 Process Architecture            #15、Oracle实例中的后台进程

16Application and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16、应用程序 和 网络结构

PartVI Oracle Database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Part 6 Oracle数据库的管理和开发

17 Topicsfor Database administrators and Developers        # 17、 Oracle管理DBA和开发DBA都要搞明白的几个主题

18Concepts for Database Administrators                   #18、Oracle管理DBA需要专项搞明白的东西

19Concepts for Database Developers                      # 19、Oracle开发DBA需要专项搞明白的东西

Glossary                             #专业术语

 

====================================================
Email:    orahank.dai@gmail.co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939547104

可转载,但需说明源链接,这是个礼貌问题


### 前馈环节与闭环系统传递函数之积为1的推导 在控制理论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减少稳态误差,通常会引入前馈控制器来补偿被控对象的动力学特性。当设计得当时,可以使前馈环节与闭环系统的总增益达到理想的单位增益。 假设有一个单输入单输出(SISO)线性定常系统G(s),其具有反馈回路中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C(s)[^2]。对于理想情况下的完全补偿,即希望整个控制系统能够精确跟踪给定参考信号r(t),则期望得到如下关系: \[ Y(s)=R(s)\] 其中Y(s)表示输出拉普拉斯变换形式;R(s)代表设定点或命令值对应的拉普拉斯表达式。此时可以定义一个额外加入到主路径上的前馈项F(s): \[ U_{ff}(s)=F(s)E(s),\quad E(s)=R(s)-Y(s).\] 这里\(U_{ff}\)(s)指代由误差e(t)驱动产生的前馈动作;而E(s)则是实际存在的偏差量级数域描述。如果能合理选取F(s),使得下述等式成立, \[ F(s)G(s)+C(s)G(s)=1,\] 那么就可以保证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有较好的跟随性能,并且理论上消除了静态误差。上述公式的含义是在频域内,通过适当调整前馈部分和原有闭环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实现了两者乘积恒等于一的效果[^1]。 具体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存在外部扰动d(t)或者模型不确定性ΔG(s),只要这些因素不影响到所选的前馈参数,则仍可维持良好的动态品质指标。值得注意的是,这要求对目标对象有足够的了解以便准确建模,并据此精心挑选合适的前馈策略。 ```matlab % MATLAB code to demonstrate the concept of feedforward and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design. syms s; G = tf([1],[1 5 6]); % Example plant transfer function G(s) C = pid(0.7,0.3); % PID controller C(s) % Designing a simple inverse model as feedforward compensator F(s) F_inv = minreal(inv(G)); % Checking whether F*G+C*G equals unity (within numerical tolerance) is_equal_to_one = simplify(F_inv * G + C * G); disp(is_equal_to_on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