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修饰局部变量
这是目前工作中最常用到的场景,用来记录一个函数或其中某个分支进入的次数。函数内部static修饰的局部变量在下一次调用时不会重新初始化,而是保留上次的值,这样就可以利用该变量实现一些逻辑控制,比如是否是首次进入。同时,该变量只有该函数可见,其他函数并不能引用,但保存在全局数据区。
void test(int a)
{
static int count = 0;
if(a > 1)
{
count++;
}
else
{
count = 0;
}
if(count >= 3)
{
//to do something
}
}
static修饰函数
对于一个多人合作完成不同功能模块的project,可能会存在命名冲突的问题,如果在两个源文件中都定义了一个叫read的函数,但实现又不一样,那么程序链接就会出错。如果一个函数只在某一源文件内部使用,不需要对其他文件可见,就可以将其声明为static。
static void read()
{
//to do something
}
void main()
{
read();
}
static修饰全局变量
和修饰函数一样,控制该变量的可见范围为所在源文件,该源文件的所有函数都可以共享该变量。而在其他源文件中也可以声明同名变量。
本文深入探讨了C语言中static关键字的三种应用场景:修饰局部变量用于记录函数调用次数、修饰函数以解决命名冲突和修饰全局变量以控制其可见范围。通过具体代码示例,阐述了static如何帮助实现逻辑控制、解决项目中的命名冲突问题以及控制变量的可见性。
287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