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有云业务需求
从业界趋势来看,作为一个互联网大厂,在打造自己商业闭环的流程中,势必会自建金融支付业务,例如:早期淘宝,为了交易的公平性,上线了支付宝,腾讯也跟风上了微信支付,京东商城被马爸爸逼迫下也上了京东支付,京东白条等,根据先行者建设流程,一种形式传统的IDC机房自建->自建公有云金融专区->自建公有云容器平台金融专区,另外一种形式,传统IDC机房自建-> 金融专有云-> 基于容器平台金融专有云。这样建立的初衷就是降本增效,业务系统如果超过10000+ 从虚拟机时代到容器时代资源占用率会降低 30%。
从安全业务看,一方面:行业准入安全合规视角分析,对于金融专有云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等级保护4级,这对平台本身提出的很高的安全要求,特别是在可信计算领域有明确的要求;金融数据安规范也有明确的指引,需要有产品承载相应的规范,另一方面,在金融专有云实际运营过程中面对黑客入侵,从数据治理层面要严格管控。
云原生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参考金融数据安全规范,在金融数据使用的生命周期中,对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存储、使用、删除、销毁有明确的规划,这些规范需要自动化平台实现。
这里优先讨论一下金融数据分级概念:
二级:主要包含合作单位的数据,二级数据应该优先考虑业务需求
三级:主要包含:个人财产信息,采集3级及以上数据时,还应结合口令密码、设备指纹、设备物理位置、网络接入方式、设备风险情况等多种因素对数据采集设备或系统的真实性进行增强验证。
四级:主要包含:支付密码,四级数据应优先考虑安全需求,对采集全过程进行持续动态认证,确保数据采集设备或系统的真实性,必要时可实施阻断、二次认证等操作。
从数据安全平台建设层面分析
需要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