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接触过几个sun的工程师,也听公司的运维工程师讲起过sun的服务器,那是前几年的事了 ,说是经常出问题。
sun有一套产品,就是Identity Manager,包括统一身份和统一访问,功能强大,在大公司用的很多。产品是不错,不好的一点是,他们拉项目的时候,作销售有些托大。明明用这个套件在建立统一身份管理系统时,需要对纳入的应用是要作改动的。却在投标时声称不用作任何改动,直接配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客户稍微明白点技术,就不会被忽悠。结果是买了产品,实际做的时候才发现,远不是那么简单,销售说的那些都是胡扯了。
这就是说sun没有站在客户的立场来想问题,没有真正以服务的心态去对待客户。 你说还会有人会买他的产品吗?
我向来是把它同IBM,Orale,bea,microsoft分开看的。技术是挺强,可是作服务作不过IBM,作硬件又比不过惠普和戴尔,做软件吧,又开源了,赚不到钱。但是对开源社区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发明了java,却为ibm做了嫁衣,希望不要被收购掉。
可以说,sun作服务确实不够专业,服务意识不够强,不够专业,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转型有点失败。
关于sun的发展方向,我觉得开源是一条路,但要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很难。IBM作主要是给大企业,政府作服务,这块钱多,而且基本上推销自己产品的解决方案,另外一块是sap的实施咨询。ibm的产品给我的印象不太好,难用,补丁落补丁。
开源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对大企业来说,他们的处境有些尴尬。本来我就是大企业,那给你做咨询服务用的产品也都是重量级的,一个小网站,把oracle,webspere,portal什么的都用上了,那简直就是牛A的弟弟阿!中国的客户都不成熟,像买东西一样,对有钱人来讲,买东西从来都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特别是政府,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你说我一个大公司给你整个小里小气的解决方案,多没面子阿。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是不要钱可以获得的,根本用不着怪物一样的大软件,开源的都有替代品。这种浪费就是面子问题 。跟前几年买硬件都买ibm,hp的大型机一样。
这也就是说,客户也是会成熟的,现在客户不会动不动去买什么大型机了,pcserver能解决的,就不去买小型机了。即使要求高可用性,高性能,使用pc服务器横线扩展也比买小型机垂直扩展的解决方案好。软件也一样,如果客户成熟了,知道花钱心疼了,知道除了大公司递上的昂贵解决方案之外,还有很多低成本的开源解决方案。这需要两点,一个是客户自己成熟,一个是众多ISV的成熟 ,能够对开源解决方案有充足的经验。之所以政府和企业愿意选择大公司的解决方案,一般是出于对大公司品牌的信任,而不是起真正的实施能力 。
互联网使这个世界变得平坦,获取信息也没有界限,客户成熟是早晚的事,趋势不可改变。如果大家都意识到开源软件的价值,那么那些巨头的解决方案卖给谁呢?就我想象,平坦的世界应该是这样的场景,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小公司,提供非常专业的服务。IBM,SUN这些大公司在20年或30年后,将从地球上消失。 或者转变角色,去拉皮条,借着牌子,把拉来的生意委托给众多专业的小公司。上次看了教育台的一个讲座,就是现在基本已经进入服务型社会了,企业也都应该变成服务型的企业,我想可能是经济发展了。因为都不再追随简单的底层次需求了,也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因为硬件,软件这些基础设施都也越来越容易获得,也越来越不值钱,不像以前那样暴利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政府和大企业软件项目决策权掌握在那些不懂技术的XX长,XX经理那里,被这些大公司忽悠也就不足为奇了。试想,20年后,在互联网中泡大的年轻一代成长为决策者时,还会那么短视,狭隘吗?
社会越来越专业化,小公司成为主体,也就是说,将来软件公司(可能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服务的对象都是这样的小公司,这也符合长尾理论和小趋势。可以说,这些大公司在利用客户的不成熟赚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但世界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逐渐对称而变平。
Sun,IBM们会不会放下身段,借助于开源软件的低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把解决方案的水挤一挤,变得实在一点呢?我们的领导们,何时能不迷信大企业,大软件呢?
适者生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