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回顾: 【计算机组成原理】存储系统
个人主页:GUIQU.
归属专栏:计算机组成原理
目录
正文
1. 指令系统概述
1.1 指令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语言系统,也被称为机器语言,它是计算机所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计算机通过执行一条条指令来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比如数据的运算、存储单元的读写、程序流程的控制等。指令系统架起了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桥梁,程序员编写的高级语言程序(如 C、Java 等)最终都要被编译或解释成机器语言指令,才能被计算机的硬件所识别和执行,因此它对于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以及功能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指令系统的发展历程
- 早期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比较简单,功能也相对有限,主要侧重于数值计算方面的指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领域逐渐拓宽,指令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强大。从最初只能执行简单的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以及基本的逻辑运算指令,到后来陆续增加了诸如数据传送、条件跳转、中断处理等多种类型的指令,以满足诸如数据处理、过程控制、图形图像等不同应用场景下对计算机功能的多样化需求。如今,现代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已经相当丰富和完善,并且仍在不断演进和优化。
1.3 指令系统的分类
- 按操作数个数分类:
- 零操作数指令:这类指令不需要操作数,通常用于执行一些特定的控制操作,比如停机指令、空操作指令等,它们主要对计算机的整体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不涉及具体的数据处理。
- 一操作数指令:只需要一个操作数,操作数可能是数据本身,也可能是存储数据的地址,常见于一些对单个数据进行操作的情况,例如取反指令,就是对给定的一个操作数进行逻辑取反操作。
- 二操作数指令:需要两个操作数来完成操作,一般一个作为源操作数,提供数据来源,另一个作为目的操作数,用于存放操作结果,像加法指令就需要两个操作数相加,并将结果存放到指定的目的操作数所在的存储单元或寄存器中,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指令类型。
- 多操作数指令:涉及三个或更多个操作数,常用于一些复杂的运算或操作场景,不过相对来说,其实现的复杂度较高,在一些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中较少出现,而在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中可能会存在,例如实现多数据求和并将结果分配到不同存储位置的指令等。
- 按指令功能分类:
- 算术运算指令:用于执行加、减、乘、除等基本算术运算,以及一些扩展的算术运算功能,比如求绝对值、取整、浮点运算等,是进行数值计算的核心指令类型,能够满足科学计算、金融数据处理等众多涉及数值操作场景的需求。
- 逻辑运算指令:主要进行与、或、非、异或等逻辑运算,这些指令在数据处理、位操作(如设置或清除某个数据位)、条件判断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例如通过逻辑与运算可以实现对数据某些位的屏蔽操作,提取出想要的数据部分。
- 数据传送指令:负责在不同的存储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如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寄存器与内存之间、内存与内存之间等,保证数据能够在计算机的存储体系中合理流动,便于后续的运算和处理,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类指令。
- 移位指令:可以对数据进行左移或右移操作,又分为算术移位、逻辑移位等不同类型。算术移位常用于有符号数的乘除运算的快速实现(通过左移相当于乘以 2,右移相当于除以 2),逻辑移位则更多地用于数据的格式调整、位扩展等操作,比如将一个字节的数据扩展为一个字的数据时可以通过逻辑左移操作来实现。
- 控制转移指令:用来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比如无条件转移指令可以让程序直接跳转到指定的地址继续执行,条件转移指令则根据前面运算结果满足的特定条件(如比较大小后是否相等、大于或小于等)来决定是否跳转,这类指令对于实现程序的分支结构(如 if-else 语句)、循环结构(如 for 循环、while 循环)等起着关键作用。
- 输入输出指令: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这些指令可以将外部设备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部进行处理,或者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上,像从键盘读取字符、向显示器输出图像等操作都需要相应的输入输出指令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