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a Actor并发编程基本概念

本文探讨了Scala中Actor模型的并发编程,对比了Java的多线程实现,详细介绍了Actor的方法执行流程与消息发送机制,揭示了Scala如何简化并发编程的复杂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概念

Scala中的Actor能够实现并行编程的强大功能,它是基于事件模型的并发机制,Scala是运用消息(message)的发送、接收来实现多线程的。使用Scala能够更容易地实现多线程应用的开发。

注:本节所说的是scala 2.10.x及以前版本的Actor,了解scala actor并发编程,便于了解Akka,而Scala2.11.x版本中将Akka加入其中,作为其默认的Actor。

2 java并发编程与Scala Actor编程比较

对于Java,我们都知道它的多线程实现需要对共享资源(变量、对象等)使用synchronized 关键字进行代码块同步、对象锁互斥等等。而且,常常一大块的try…catch语句块中加上wait方法、notify方法、notifyAll方法。原因就在于Java中多数使用的是可变状态的对象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共享来实现多线程编程的话,控制好资源竞争与防止对象状态被意外修改是非常重要的,而对象状态的不变性也是较难以保证的,所以非常繁琐,也非常容易出错。 而在Scala中,我们可以通过复制不可变状态的资源(即对象,Scala中一切都是对象,连函数、方法也是)的一个副本,再基于Actor的消息发送、接收机制进行并行编程。

3 Actor方法执行顺序

1)首先调用start()方法启动Actor

2)调用start()方法后其act()方法会被执行

3)向Actor发送消息

4)act方法执行完成之后,程序会调用exit方法

4 发送消息方式

!

发送异步消息,没有返回值。

!?

发送同步消息,等待返回值。

!!

发送异步消息,返回值是 Future[Any]。

内容概要:文章基于4A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对SAP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业务架构上,成本中心是成本控制的责任单元,负责成本归集与控制,而利润中心是利润创造的独立实体,负责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应用架构方面,两者都依托于SAP的CO模块,但功能有所区分,如成本中心侧重于成本要素归集和预算管理,利润中心则关注内部交易核算和获利能力分析。数据架构中,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存在多对一的关系,交易数据通过成本归集、分摊和利润计算流程联动。技术架构依赖SAP S/4HANA的内存计算和ABAP技术,支持实时核算与跨系统集成。总结来看,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4A架构下相互关联,共同为企业提供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适合人群:从事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或利润核算的专业人员,以及对SAP系统有一定了解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企业理解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4A架构下的运作机制;②指导企业在实施SAP系统时合理配置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优化业务流程;③提升企业对成本和利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持业务决策。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阐述了理论概念,还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实现方式,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