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查看openEuler版本,操作系统版本及CPU的制式是基础
4. 一些安装过程由于粗心遇到的小问题,根据提示修改后重新执行即可。
2. 集群状态检查:gs_om -t status --detail
背景
最近项目在使用openGauss数据库,当初选择时综合考虑华为大厂背景、国产开源、免费使用,以及我也拥有openGauss的HCIA证书,对openGauss较为熟悉,所以选择openGauss。两年前初次部署选的是2.1.0版本,目前社区已经出了5.1.0版本,作为项目使用也得替换为LTS版本,所以此次进行5.0.0企业版的安装。且通过一主一备的部署方式增加数据的可靠性。#印象深刻的实战经历
题外话:关于openGauss的版本号
openGauss版本号采用点分位命名规则(X.Y.Z)模式,其中X.0.0表示LTS版本,X.Y.0表示preview版本,Z表示补丁版本。
LTS版本发布间隔周期1年,社区提供3年维护支持。preview版本发布间隔周期1年,社区提供0.5年维护支持。
一、环境准备
1. 华为云购买两台ECS
如图:一主一备部署需要准备两台服务器分别作为主机和备机,操作系统仍然用openEuler 20.03 LTS,CPU选择的制式是X86。说明:内存最少需要16G。
Tips:官网要求最小内存32G,考虑到卡里余额,我只买了4核16G的机器,也可以安装成功。
1.1查看openEuler版本,操作系统版本及CPU的制式是基础
[root@ecs-caa2 ~]# cat /etc/openEuler-release
openEuler release 20.03(LTS)
1.2查看CPU模式
lscpu Architecture: x86_64
CPU op-mode(s): 32-bit, 64-bit
注意:X86的CPU,下载安装包的时候记得要下载X86的。如果下了arm架构的会有其他莫名其妙的报错。相信不会有人犯这样的错误除了我。
1.3操作系统环境准备
-
设置字符集参数(主备机都要执行)
vi/etc/profile
export LANG=en_US.UTF-8
source/etc/profile
-
修改Python版本(主备机都要执行)
cd /usr/bin
mv python python.bak
ln -s python3 /usr/bin/python
python -V
-
下载安装包(创建目录和修改目录权限需要主备机都执行,下载和解压安装包只需要在主机执行)
创建目录:mkdir/opc/software/openGauss/
下载安装包
x86:wgethttps://opengauss.obs.cn-south-1.myhuaweicloud.com/5.0.0/x86_openEuler/openGauss-5.0.0-openEuler-64bit-all.tar.gz
解压安装包
tar -zxvf openGauss-5.0.0-openEuler-64bit-all.tar.gztar zxvf openGauss-5.0.0-openEuler-64bit-om.tar.gz
修改目录权限:chmod 755 -R /opt/software
chmod 755 -R /opt/software/openGauss/script/
-
修改yum源:(主备机都要执行)
cd /etc/yum.repos.dNAME="openEuler"
上传文件:openEulerOS.repo到该目录下。
执行命令:yum clean all
执行命令:yum makecache
(执行命令的服务器需要有外网访问的权限)
-
安装依赖包:(主备机都要执行)
1.Expect:
yum install expect
2.其他
yum install -y bzip2 bzip2-devel curl libaio libaio-devel readline-devel
yum install libaio* -y
-
关防火墙(主备机都要执行)
vim /etc/selinux/config
SELINUX=disabled
重启系统:reboot
检查: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若仍然是active(running)状态,则执行下面两个命令: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再次检查: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1)关共享内存 (主备机都要执行)
swapoff -a
2)关闭RemoveIPC(主备机都要执行),修改“RemoveIPC”值为“no”。
vi /etc/systemd/logind.conf
3)检查hostname与/etc/hostname是否一致(主备机都要执行)
Hostname
cat /etc/hosts
cat /etc/hostname
注意hostname文件中不能有其他内容,之前包含了注释的localhost导致报错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