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ber:
int和float:
除法:int/int 得到 int型
int//int 得到 float型 (注:整除//表示只保留整数部分)
乘法:*
进制转换:
二进制:0b
八进制:0o
十六进制:0x
转换:
bin(10)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int(0b111)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oct(0b111) 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
hex(888) 十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
布尔类型:(首字母要 大写 )
True:
False:
例子:bool(None) False
注:非零数值表示真,反之表示假;
复数:36j (注:j表示复数)
序列:
字符串:
例子:
type(‘1’)
‘int’
单引号=双引号=三引号:用于指定字符串
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多形式呢?
例子:
‘let’s go
error“let’s go”
“let’s go”
三引号同理,所以我们需要三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示字符串。
那么第一个错误的案例可以修改吗?
‘let\’s go’
‘let’s go’
这样,就可以修改了。但是Python语言十分注重整洁,所以不推荐用这种方式。
那么,这里的 \ 是什么意思?
\是转移字符的一种,那什么是转义字符。
a:无法“看见”的字符;
b:与语言本身语法有冲突的字符;
转义字符:
\n 换行 a
\’ 单引号 b
\t 横向制表符 a
\r 回车 a
字符串的操作:
a:合并 +
b:拆分 []
例子:
合并
‘1’+’2’
‘12’
拆分
‘12’[0]
(注:1:元素从0开始;2:>=0从左往右、<0从右往左)
‘1’
‘12’0:1
‘1’
format():一种格式化字符串的方法是使用字符串的format()方法,它会用传入的参数依次替换字符串的占位符{0}、{1}…
例子:
‘Hello,{0},成绩提升了{1:.1f}%’.format(‘小明’,17.125)
‘Hello,小明,成绩提升了17.1%’
列表:(list)
特性:
a:可以包含不同的类型;
b:嵌套列表[[1,2],[True,False]];
操作:
提取:
a:[” “,” “,” “,” “][3] 单一数字:得到的是字符串;
b:[” “,” “,” “,” “][0:2]带冒号:得到的列表;
更改:
列表合并:+
列表重复:*数字
list中追加元素末尾:classmates.append(‘Adam’)
list中插入元素到指定位置i+1处:classmates.insert(i,’Jack’)
list中删除末尾的元素:classmates.pop()
list中删除指定位置i+1处的元素:classmates.pop(i)
元组:(tuple)
包含不同的类型:(1、2、3、4、5)、(1,’1’,True)
列表与元组的区别:list中的元素指向性可变,而tuple中的元素指向性不可变;
tuple((1,2))
‘tuple’
tuple((1))
‘int’
tuple((1,))
‘tuple’
注:规定:
小括号只有一个元素时,Python不会认为这是一个tuple结构而是将它看作一种运算(如:(1+1)*2中的括号作用)。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异议,我们在单个元素的后面加一个英文字符的逗号。
求取ASCⅡ值:ord(参数) (注:只接受一个参数的值)
例子:
ord(‘w’)
119
总结:序列(str、list、tuple)
序列中的共有操作:
a:序列[…]:获取序列中对应序号的元素;
b:切片[数字1:数字2]:获取序列中对应序号片段的元素(注:[]的左开右闭特性)
c:+、*
d:判断序列中是否包含某个元素:>>>3 in [1,2,3,4,5] >>>True
e:判断序列中是否包含不存在某个元素:>>>3 not in [1,2,3,4,5,] >>>False
f:求解列表元素的个数:>>>len(‘Hello World’)
g:求解列表元素中的最大值/最小值:>>>max([1,2,3]) min([1,2,3])
set集合:
定义:{}
特性:无序
(注:由于无序的特性与序列相反,所以序列共有操作中的a、b项操作,set集合都不支持 )
操作:
a:len()
b:in / not in
c:max/min
d: -:求两个集合的差集;
e: &:求两个集合的交集;
f: | :求两个集合的并集;
g: set():定义空集;
dict字典:
定义:{key1:value1,key2:value2,…}
特性:属于集合类型
操作:
a:访问元素{…}[key…]
b:字典中不能有重复的key
c:value:str、int、float、list、set、dict;
key :必须是不可变的类型
d:空的字典如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