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树与 B 树的区别
1. 内部节点和叶子节点的存储内容
-
B 树:每个节点(包括内部节点和叶子节点)都存储实际的数据记录(即键值对)。这意味着搜索时可以在任意层级找到所需的数据。
-
B+ 树:只有叶子节点存储实际的数据记录,而所有的内部节点仅用于索引,它们存储指向子节点的指针以及该范围内的最小/最大键值。这种方式使得 B+ 树的内部节点可以容纳更多的键值,从而减少了树的高度。
2. 节点间的链接方式
-
B 树:没有特殊的叶子节点之间的链接机制。
-
B+ 树:所有叶子节点通过链表连接在一起,这为快速进行范围查询提供了便利。你可以从一个叶子节点开始,沿着这个链表遍历整个范围的数据,而不需要回到上层节点重新查找。
3. 空间利用率
-
B 树:由于每个节点都需要存储数据记录,因此可能导致较高的空间浪费,尤其是在节点分裂时。
-
B+ 树:因为内部节点只包含索引信息,所以能更高效地利用空间,允许更大的扇出(每个节点的孩子数目更多),从而降低了树的高度,减少了磁盘I/O次数。
4. 性能差异
-
B 树:虽然也能提供较好的查询性能,但由于需要在每个节点内查找具体的数据位置,对于大规模数据集来说效率不如 B+ 树。
-
B+ 树:更适合于数据库系统中的索引结构,因为它能够更好地支持顺序访问(例如范围查询),并且由于较低的树高,使得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更加高效。
MySQL 选择 B+ 树的原因
-
高效的范围查询:数据库经常需要执行范围查询(例如
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key BETWEEN value1 AND value2
)。B+ 树通过其叶子节点间的链接机制,使得这类查询非常高效。 -
减少磁盘I/O:由于 B+ 树的内部节点不存储数据,而是专注于索引,这使得每个节点可以包含更多的键值,进而减少了树的高度。对于基于磁盘的数据库而言,减少I/O操作是提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
更好的缓存性能:B+ 树的设计有利于提高缓存命中率。因为频繁访问的数据通常集中在叶子节点附近,这些节点更容易被保留在内存中,从而加快了后续的访问速度。
-
稳定性:随着数据的增长,B+ 树保持相对稳定的性能表现。即使在大量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之后,它依然能够维持较佳的查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