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实现的echo的客户端及服务端demo功能是客户端发送字符服务端原样返回,但是实现比较复杂,对于熟悉流程来说不友好,因此参考这个lsquic-tutorial实现了一个简单版本的,主要用于理解流程。
lsquic的结构体变量定义后一定得memset将变量所有成员初始值设置为0(或者说NULL),不然会有意想不到的bug出现。
1、client端
1.1、数据输入并发送
客户端使用libev作为事件循环的驱动,不断侦听stdin输入,遇到换行符即启动调用lsquic_stream_wantwrite函数启动lsquic的数据读入流程,即触发注册的on_write回调函数,在该回调函数中会调用lsquic_stream_flush函数,flush函数会触发注册的ea_packets_out回调函数。
1.2、网络数据读取
侦听网络socket,有数据可读时将网络数据读出,此时读出的数据是quic封装数据,然后把这quic数据送入lsquic_engine_packet_in函数,数据送入该函数后会触发注册的on_read回调函数,在该函数中读取出解密后的真正使用的数据。
2、服务端
2.1、ssl初始化
lsquic启动servcer时必须定义lsquic_engine_api结构体中ssl相关的以下4个成员的值
- ea_get_ssl_ctx: 用于获取一个初始化好的ssl资源;
- ea_lookup_cert: 用于根据ea_apln查找不同证书的ssl资源,需要维护一个以ea_apln为key的map(或者其它查找的数据结构);
- ea_cert_lu_ctx: ea_lookup_cert函数的客制化参数;
- ea_apln: 和DTLS连接时SSL_select_next_proto函数用(协商函数),客户端设置的apln如果与服务端的不一致则DTLS握手会失败;
注意:ea_get_ssl_ctx回调函数的第一个参数(void* 自定义参数)是从lsquic_engine_packet_in函数的第6个参数传进去的;
用户数据的读取和及交互数据的发送和客户端的流程一致,并无差别。
3、cppdemo
详细代码demo见github代码
4、参考
《1》、lsquic官方
《2》、lsquic第三方demo旧版本lsqu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