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rtc ice(rfc5245)记录

本文详细解读了Janus ICE流程中reflex/relay候选地址收集、peerreflexive地址获取、连通性检查、Binding Indication保活机制和Triggered Check的实战应用,以及rfc5245标准中的关键技术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根据janus的ICE流程抓包记录rfc5245 ICE标准中的一些流程

1、reflex及relay候选地址收集(rfc5245-4.1.1.2)

   agent通过不带验证信息的Binding请求(stun协议)或Allocate请求(必须得有鉴权)[turn协议]获取server reflexive或relay地址。agent可能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发起新的stun或turn请求,比如500ms,这个请求可能是上次请求的重试也可能是新的host候选地址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抓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peer reflexive地址获取

  该地址的获取和其它地址都不同,它是agent通过nat网关发送stun binding请求到它的对端时,agent端的nat给分配的ip及端口。是在连通性检查过程中获得的。(rfc5245-4.1.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连通性检查(rfc5245-7)

《1》、如果使用relay地址进行连通性检查那么必须在check之前发送CreatepPermission命令去在turn服务器端创建一个perss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检查通过Binding请求进行,带有对端和己端用户名,鉴权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Binding indication信令用于保活(rfc5245-B.7)

  该信令用于保活媒体流的透传通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Triggered Check(被动的检查)

  收到对端的连通性检查之后本端进行的连通性检查,称为trigger check。这个检查是基于接收到的对端发送的候选地址连通性检查信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连通性检查是两端独立开始的,但若是一端收到另一端的连通检查信息则回复后就能认为这对地址连通检查通过。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