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源码阅读

Spin lock 技术

在Linux的内核中,spin lock用在多处理器环境中。当一个CPU访问一个临界资源
(critical section)的时候,需要预先取得spin lock,如果取不到的话,它就在空循环
等待,直到另外的CPU释放spin lock。由于涉及到多个处理器,spin lock的效率非常重要

因为在等待spin lock的过程,处理器只是不停的循环检查,并不执行其他指令。但即使这
样,
一般来说,spn lock的开销还是比进程调度(context switch)少得多。这就是spin lock
被广泛应用在多处理器环境的原因。

1. spin lock的数据结构



    /* include/asm-i386/spinlock.h */

    typedef struct {
            volatile unsigned int lock;
    } spinlock_t;




    spin lock的数据结构很简单,只是一个整数变量lock, 如果lock等于1的话,表示
这个spin lock是自由的;如果lock小于等于0的话,则表示spin lock已经被其他CPU所
获取。

2. spin lock的实现




    #define spin_lock_string
            "n1:t"
            "lock ; decb %0nt"
            "js 2fn"
            ".section .text.lock,"ax"n"
            "2:t"
            "cmpb ,%0nt"
            "rep;nopnt"
            "jle 2bnt"
            "jmp 1bn"
            ".previous"


      #define spin_unlock_string
        "movb ,%0"
            :"=m" (lock->lock) : : "memory"

    static inline void spin_lock(spinlock_t *lock)
    {
        __asm__ __volatile__(
            spin_lock_string
            :"=m" (lock->lock) : : "memory");
    }

    static inline void spin_unlock(spinlock_t *lock)
    {
        char oldval = 1;

        __asm__ __volatile__(
            spin_unlock_string
        );
    }




    如果将上面的语句转化成纯汇编的话,则是这样:




  spin_lock(lock)

    1:
        lock ; decb %0
        js 2f

    .section .text.lock, "ax"
    2:  cmpb ,%0
        rep;nop
        jle 2b
        jmp 1b
    .previous




    其中%0就是函数参数传进来的lock->lock,下面详细地解释一下每一条
汇编指令:
    * lock ; decb %0
      decb将lock->lock减1,它前边的lock指令表示在执行decb的时候,要锁住
       内存总线(memory bus),另外的CPU不能访问内存,以保证decb指令的原子性。
       注意,decb并不是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on),它需要将变量从内存读出来,
       放入寄存器(register),减1,再写入内存。如果在这时候另外的CPU也进行同样
的操作的
       时候,那么decb的执行结果就会不确定,也就是说,操作的原子性遭到了破坏。

    * js 2f
      如果decb的结果小于0,表示无法取得spin lock,则跳到标签为2的指令(f表示向前
跳)。
       如果decb的结果等于0,表示已经获得spin lock,执行下一条指令,则跳出整段代
码,函数返回。
       注意, "j2 2f"的下一条指令并不是"cmpb ,%0"。

    * .section .text.lock, "ax"
      .previous
      从.section到.previous的这一段代码被用来检测spin lock何时被释放。linux定义
了一个
       专门的区(.text.lock)来存放这段代码。它们和前边的"js 2f"并不在一个区(
section)里,
    所以说"js 2f"的下一条指令并不是"cmpb ,%0"。
    之所以定义成一个单独的区,原因是在大多数情况下,spin lock是能获取成功的
,从.section
    到.previous的这一段代码并不经常被调用,如果把它跟别的常用指令混在一起,
会浪费指令
    缓存的空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linux内核的实现,要时时注意效率。

    *  2:  cmpb ,%0
         rep;nop
          jle 2b
          jmp 1b
       检查lock->lock,和0比较,如果小于等于0(jle 2b),则跳回到标签2的指令,重
新比较
        (b表示往回跳)。如果大于0,表示spin lock已经被释放,则往回跳回到标签1,重
新试图
     取得spin lock。

  * rep;nop
      这是一条很有趣的指令:),咋一看,这只是一条空指令,但实际上这条指令可以降低
CPU的运行
    频率,减低电的消耗量,但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整体的效率。因为这段指令执行太
快的话,会生成
    很多读取内存变量的指令,另外的一个CPU可能也要写这个内存变量,现在的CPU经
常需要重新
    排序指令来提高效率,如果读指令太多的话,为了保证指令之间的依赖性,CPU会
以牺牲流水线
    执行(pipeline)所带来的好处。从pentium 4以后,intel引进了一条pause指令
,专门
    用于spin lock这种情况,据intel的文档说,加上pause可以提高25倍的效率!

  spin_unlock(lock)
  * movb ,%0
      spin_unlock的实现很简单,只是重新将lock->lock置1就行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想谈的是,在linux 2.3以前,spin lock是用"lock; btrl ,%0"来实现
加锁的,但是后来的版本只使用了简单的mov指令,执行时间从22个时钟周期降低到1个时钟
周期。
但是最开始linus本人不同意这种做法,以为他以为由于intel芯片的指令重排序,会使斯
spin lock
的实现不稳定,但后来intel里的一个工程师出来澄清了linus的错误。这也许是open
source的好处吧。

  spin lock的实现看起来简单,但是细微之处却很复杂,如果大家需要进一步理解,请
细细读一下
kernel的mail list和intel关于pentium的文档。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