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界资源:同一时刻只能被一个进程/线程访问的资源
- 临界区: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区域
- 原子操作:不能被打断的操作,一旦开始执行,只能到结束,中间不能被打断
信号量
他与其他的IPC机构不一样,它是一个计数器,用于多进程对共享数据对象的访问。因为信号量是对于所有进程都可以访问到的,所以信号量在内核(只有一个内核嘛)中实现。在内核中一个内核对象中有一个信号量集,每个信号量集会有多个信号量,你可以将这个信号量集看成一个数组,其中数组中每个元素就是一个信号量。(数组的元素个数是程序员指定的)我们使用信号量,来解决进程间共享资源引发的同步问题,是进程之间同步控制的一种机制。
对于信号量有两个操作(因为信号量访问具有原子性,所以两个操作都是原子操作)
- v操作(+1):将信号量的个数加一,进程可以访问资源。
- p操作(-1):将信号量的个数减一,资源被一个进程占据了,或许当前进程需要等待。
<1>若信号量的值为正,则进程可以使用该资源。进程将信号量的值减一,表示它使用了一个资源单位
<2>若此信号量的值为0,则进程进入休眠状态(等待),直至信号量值大于0,进程被唤醒,可以使用资源。
信号量的使用
Linux提供了一组信号量API,我们来看看
1:要获得一个信号量ID,要调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