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60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数据库领域进入“AI数据库时代”
AI为计算机的世界带来了无限机遇:氛围编程为数据库带来了新的伙伴,数据库的使用者中出现了“AI”,对话类AI需要即时计算和长期存储对话上下文,大模型为知识库类应用带来了新的生机……不要小看这个特性,如果从数据表创建开始,就辅助更清晰的注解描述,那么后期的数据治理就简单多了(数据治理融入数据模型),而AI能够更清晰的探索数据,给出更精准的答案。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既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数据治理曾经是非常艰难的一项工作,AI的加入,以及元数据能力的增强,会为数据治理找到一条新的路径。
2025-11-21 17:10:37
241
原创 为什么开源数据库做出重大改变总是不容易?
如果缺乏开发者的持续投入,那也无法支持,一时的热情无法形成稳定的开发输出,自然也就会不了了之。冯若航也对这次 PGConf.dev 做了一点记录,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记录,是关于 “多线程 PostgreSQL”的。你很难想象,一个开源产品离开了创始人之后,反而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而且跨越时代,在AI数据库时代再次焕发了勃勃生机。需要大投入、不确定性的功能特性,创业者融资去做,确定性安全演进的特性,社区通过志愿者方式持续向前。,有朋友就提出,为什么呼声很高的项目,合入开源社区的主干会经历这么复杂的过程呢?
2025-11-05 17:46:10
904
原创 Undo是PG最后的执念
XStore通过重新设计堆表xheap、重新设计索引xbtree,每次数据更新时,直接在原位更新数据,旧数据写入Undo,从而解决了数据空间膨胀的问题。原位更新:是在原数据位置直接更新数据,旧数据另辟空间记录(以应对MVCC的需求),新开辟的空间被称为UNDO。Undo对于数据库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功能,影响到最核心的事务处理,所以多年以来Postgres社区对于Undo的采纳非常谨慎。在这种格式中,只有数据的最新版本保留在主存储中,而旧版本则被移动到撤销日志(Undo Log)中。
2025-11-04 16:51:20
329
转载 杨振宁:接续历史的传奇
在我的书架上,有关于杨振宁先生的两本书,一本是杨振宁著《曙光集》的十年增订版,这本书出版于2007年,到2017年增订并于2018年出版。另外一本是江才健的《杨振宁传-规范与对称之美》,这本书最早于2002年台湾出版,2020年在大陆出版,是杨振宁先生特别赞许的一本他的传记作品。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在这大历史中,杨振宁以科学家的身份穿越而来,从1922到2025,一个世纪,见闻百年,何其壮哉。
2025-10-18 22:23:02
52
原创 数据库教父Larry Ellison在2025 Oracle AI World 阐释Oracle的新机遇
Oracle将数据库(Oracle Database)产品的名称更改为“Oracle AI Database”,首个版本号是:Oracle AI Database 26ai。Oracle AI 数据库与 AI 数据平台可以实现在访问公共数据和私有数据的同时回答问题,并且保持自有数据的私密性。,此前会议的名字是Oracle Cloud World,再之前的名字是Oracle OpenWorld。在大红的“O”字背景之下,81岁的埃里森就宛如数据库领域的“教父”——见证历史,掌握权柄,左右当下。
2025-10-15 17:52:57
671
原创 从Databricks和Supabase看AI时代的中国数据库启示
通过收购,将Mooncake的技术与Lakebase相结合,可以使Postgres能够立即适用于各种工作负载,让开发者和代理在运行应用程序、分析和AI时,无需ETL数据管道就能使用最新数据。在Databricks和Supabase的收购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构建了自身的核心性感竞争力产品之后(数据科学、AI等),两家公司都在加固和补齐底层的护城河。显然,Supabase 在完成了一轮一轮的融资之后,正在加速整合Postgres社区中有价值的项目,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巩固AI时代的护城河。
2025-10-09 17:26:04
488
原创 Supabase 为什么能够一鸣惊人?
其核心理念是开发者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或期望实现的功能,由 AI 负责生成代码,从而让开发者从手动编写代码的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高层次的创意和逻辑设计。BaaS就像是一个在线的“后端平台”,它帮你处理了数据存储、用户登录等复杂的工作,让你不用自己写后端代码,只需专注于应用业务,像搬进别人已造好的房子,直接住进去并使用里面的现成功能。开源就是我们的超能力。我其实了解不多,只能讲讲我简单的理解。在成熟的市场上,找到一个尚未被满足的广泛需求,加速构建核心差异,然后补齐当代功能,从而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产品。
2025-09-29 07:04:23
1033
原创 MySQL 和 PostgreSQL 谁更适合AI时代?
以进一步展开其Data+ AI愿景。然而MySQL的源头公司,Monty 的 MySQL AB于2008年1月被Sun公司以10亿美元收购,随后,2009年4月,Oracle公司以74亿美元收购Sun公司,顺理成章的将MySQL纳入囊中。打造的产品特性意外的契合了智能体场景,他们随后专注于面向智能体的开发,几个月内,Neon平台上超过80%的数据库都由AI智能体而非人类创建。只不过 PostgreSQL 领域二次开发的创新产品生态活跃而丰富,MySQL领域的二次开发多少受到了 GPL 开源协议的左右。
2025-09-25 17:44:59
1129
原创 Oracle的继任者之谜已经揭晓谜底
客观上讲,TK在Oracle工作22年,他在技术上很难领导Oracle Cloud成功,但是他在商业上的能力可能又恰好符合Google Cloud的需要。去年在Oracle的Cloud World大会上,拉里史无前例的搬了一把椅子坐着发言,也是英雄迟暮了。我在作为Oracle ACE Director期间,曾经在到访Oracle总部时多次参与他的研讨会,他对Oracle的产品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让在座之人都叹为观止。可能的原因是,在2019年左右,Oracle Cloud的发展是不及预期的。
2025-09-23 07:19:36
1057
原创 标志与符号——从Oracle和达梦看数据库发展与未来
成年后的埃里森酷爱飞行,买下了多架飞机,还时常带领儿子一飞冲天,他的这部分冒险基因,显然和他的父亲有关。在长沙计算机系没有他的编制,而武汉则成为了他的目标,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加入计算机系。1984年,陈品山教授(ER模型的发明者)到访武汉,他看到了冯裕才的数据库研发成果,认识到其中的原创价值,陈品山以全额资助的条件邀请冯裕才去美国就读他的博士。关于蔡文宪博士的信息,仅见于达梦冯裕才的讲诉与《久久为功》一书,如果有了解更多信息的朋友,请提供给我,我的《数据库简史》一书正在记录这些影响历史的人与事件。
2025-09-22 07:15:10
823
原创 Oracle八十岁的创始人和继任者之谜
客观上讲,TK在Oracle工作22年,他在技术上很难领导Oracle Cloud成功,但是他在商业上的能力可能又恰好符合Google Cloud的需要。去年在Oracle的Cloud World大会上,拉里史无前例的搬了一把椅子坐着发言,也是英雄迟暮了。我在作为Oracle ACE Director期间,曾经在到访Oracle总部时多次参与他的研讨会,他对Oracle的产品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让在座之人都叹为观止。可能的原因是,在2019年左右,Oracle Cloud的发展是不及预期的。
2025-09-18 17:59:38
889
原创 Oracle的退休潮和MySQL的黄昏
首先,Oracle公司借助AI算力的浪潮,让Oracle Cloud跟上了时代热点,这直接推动Oracle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扬,最高公司市值曾突破9000亿美元。斯克里文负责制定Oracle的开源战略,并直接管理Oracle的开源产品,他的离任为Oracle的开源策略带来了变革的机遇。Oracle公司创立于1977年,也已经48年。Oracle MySQL研发团队和HeatWave团队的规模相仿,各有约250人,经过几轮裁撤 MySQL 团队的规模可能已经少于100人,其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已经不复存在。
2025-09-17 17:45:18
1091
原创 数据库简史 | 开源套壳就没有未来吗?
在中国数据库时代,经常听到“开源套壳”这个词。这是说国产数据库厂商,通过对开源数据库进行改造,而推出自有的数据库产品。一度,很多舆论声音在反对这种形式。部分原因是,基于开源的产品,成本低、售价低,对数据市场造成了一定的价值影响。甚至,这些产品被冠以扰乱数据库市场,影响中国数据库产业发展的罪魁祸首。甚至有言论表达,“只有自研数据库”才算“国产数据库”。然而换了一个赛道就完全不同了,当 DeepSee...
2025-02-24 07:00:58
354
原创 数据库简史 |DBA的智能时代,从DeepSeek到DeepThink
在过去,我们以一百种方式思考:智能时代会如何改变DBA的工作。而现在,有一万种智能尝试正在切实和加速的改变DBA的工作。开源的DeepSeek正在以光速改变大家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几乎所有企业可以通过DeepSeek的慷慨开源来构建企业自有的知识库和智能体。而毫无疑问,通过LLM的普及,搜索引擎的工作确定性的会被大规模替代了。在DeepSeek之前,我用的最多的是 Kimi ,有了 DeepSee...
2025-02-20 17:06:30
575
原创 数据库简史 | 基准测试的缘起与意义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PolarDB数据库在TPC-C上打榜的世界纪录,以及从OceanBase、TDSQL开始的中国数据库登顶历程。有朋友私信提出了新的问题,也就是这样的基准测试能否拉齐对比,例如对于分布式,用同样的CPU、同样的节点数量等,以真实的比拼性能;此外,还有朋友提到,这样的测评的真实性与行业意义。关于这些问题,恰好我在《数据库简史》一书上考证和记录过关于基准测试的一些故事,我摘录一...
2025-02-12 06:45:23
1076
原创 PolarDB 登顶TPC-C排行榜,提升了什么?
在过年期间忽略了阿里云 PolarDB 创造的新的世界纪录,直到春节后才注意到。阿里云的记录提交日期是2025年1月27日,也就是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应该是为春节准备的献礼发布,但是忽略了很多人的提前放假,没有第一时间引发关注和传播。从数据上看,PolarDB实现了 20.55亿的tpmC和0.8 CNY/tpmC,同时登顶实现TPC-C性能和性价比全球第一。注:TPC-C测试通过高并发的事务处...
2025-02-07 07:04:54
872
转载 观察 | 私有云dbPaaS技术域为何被Garter技术成熟度曲线抛弃?
题记在云时代,云计算借助互联网的先进经验跨界进入传统IT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力。传统IT也在不断学习互联网技术,不断向云计算靠拢。在数据库管理方面,dbPaaS 和 Private Cloud dbPaaS就是在云技术的加持下,双向奔赴,各有立场。本文通过京东云、云和恩墨两家企业在数据管理平台方面的探索展开讨论。试图为私有云 dbPaaS的未来发展做出辨析。导言当云计算席卷而来,基于云基础设施...
2024-12-17 11:10:27
192
原创 男人四十 - 记上周和老白、老楼两位专家的直播点滴
上周五,我邀请了我的两位老朋友——老白(白鳝)、老楼(楼方鑫),做了一场直播,我定的主题叫《男人四十——从DBA到开发者的职业道路》,是想就着我们几十年的经验,谈了一下关于从业的话题。其实有一部电影就叫《男人四十》还有一部《女人四十》,是值得看一下的。组织这个活动的起因是看到老楼最近换了工作,并且开始了骑行运动并卓有成效;也看到老白写文章讨论35岁的职业焦虑问题。临时起意就邀请两位组局,线上开聊。...
2024-12-16 18:20:20
513
原创 1024程序员节:哪10位程序员改变了数据库世界?
在数据库的历史上,有哪些程序员做出了突出贡献,改变了数据库的世界?在写作《数据库简史》一书时,我就特别关注了数据库历史中的人,正是这些卓越人物的努力,数据库技术才得以不断向前,最终成为了计算机世界的基础和基石,从而改变了人类记录世界的方式。以下我摘录来自《数据库简史》一书中记录的“数据英雄”,本打算列举10位,但是暂列7位,留白3位给读者朋友们补齐: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因...
2024-10-24 07:01:32
875
原创 《数据库简史》出版2个月,读者是如何说?
《数据库简史》一书,自2024年8月19日出版以来,到今天恰好2个月了。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为本书作了细致的工作,在9月份,本书的第2次印刷完成。2个月,2次印刷,最要感谢的是读者们的支持和反馈。我将几位朋友的读后反馈收录在这里,感谢他们对《数据库简史》的厚爱。感谢PingCAP副总裁刘松,对本书给出如下反馈。“让从业者的工作艰辛可以被看见”,这是对本书最好的赞扬:与盖国强相识十几年,看过他出版的多...
2024-10-18 11:30:39
595
原创 投票结果:在国产开源数据库中如何选择?
前几天,我偶然发起了一个简单的投票,出人意料的有1150多位朋友投票,形成了一组可以借鉴的数据。注意,这个投票只是一个简单的“认知性”数据,我觉得仅仅能够代表投票者对于这些数据库和开源的关联度的认知。我并不认为投票者都使用过这些数据库产品(TDengine属于乱入,我不应该写在这里,因为我的公众号读者多数属于关系型数据库的范畴)。投票结果的前三名:TiDB(483票,31%)、openGauss(...
2024-10-17 11:43:38
915
原创 国产数据库真的有必要从头写起吗?
在昨天谈到哪些数据库是真正的开源数据库时,有朋友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完全独立自主开源的,而不是拿着国外开源魔改出来的”。所以我想说说:国产数据库真的有必要从头写起吗?首先,存在即合理,无所谓对错。所以从头写和开源改,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是我想起图灵奖获得者迈克尔·斯通布雷克今年讲到的一句有趣的话,他说:stand on the shoulders of those who came befor...
2024-10-16 07:03:33
434
原创 哪些国产数据库可以算作“真正的”开源数据库?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将OceanBase列入了开源数据库,这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反对,大家普遍认为OceanBase不能算作开源软件。那么,哪些国产数据库可以算作“真正的”开源数据库?大家可以投票表决一下。目前在 墨天轮 中国数据库流行度排行榜上,前15名被列为开源数据库的产品清单如下:其实,回顾历史,任何一种技术形态的最终确立都代表着“民意“的胜利。一种模式,一定是在漫长的摸索过程中逐渐成型并确立...
2024-10-15 07:02:42
1536
原创 在Oracle之后,哪些数据库取得了成功?
回顾数据库领域的发展历史,Oracle公司作为商业数据库的领袖,于1977年创立,持续发展至今,并在AI时代展现出绵延不绝的创新力。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句:在Oracle的大树之下,有哪些后来的数据库公司取得了成功?当然从不同角度定义的成功,量度各有不同。我们可以主要从技术和商业上来看。全球数据库的技术和商业变化格局,可以从DB-Engines的流行度和Gartner的市场份额报告两个维度窥豹一斑。...
2024-10-14 12:12:22
1059
原创 数据库简史:养成这个习惯受益终生...
对于数据库领域的从业人员,有哪些好的习惯会使人受益终生?写作毫无疑问是其中之一。在《数据库简史》一书中,我记录了吉姆·格雷的一段经验之谈,他说:导师麦克·哈里森(Mike Harrison)常教导我要把一些事情写下来。所以,无论何时去旅行,我都要写一篇旅行报告;无论何时与人谈话得到的想法,我都要做备忘录,并归档。凭借这种习惯,我写了许多文章,参加了许多国际会议,并出名了。这可能对那些做同样事情的人...
2024-09-25 16:21:24
332
原创 数据库简史:建立历史视角,锤炼远见目光
在《数据库简史》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建立历史视角、锤炼远见目光。这两句话源自我对两位图灵奖获得者的一次表达总结。斯通布雷克(Stonebraker)和吉姆·格雷(Jim Gray)在2002年的SIGMOD大会上表达对于行业同仁的观点:斯通布雷克提出批评:大多数看似创新的想法实际上并不是新的,而是以前提出的。有一个强大的历史视角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复发明轮子,避免重复历史错误。吉姆·格...
2024-09-18 07:43:09
355
原创 如何面对数据库的新时代 - 于变化处见不变,于平淡处见真知
在中国数据库时代巨变的当下,很多从业人员开始焦虑,包括用户。过去的技术积累如何迭代更新?哪一个新的方向才是正确选择?我做过DBA,也在研发数据库产品,身处多个角度,也一直在思考。我的答案是:以史为鉴。回顾历史越久远,展望未来才能越深远。而在洞察历史之后,我们会知道,一切都是循环往复,此心安处是技术。所以我撰写了《数据库简史》一书,将我从历史中获得的教益记录下来,与更多读者分享。我也在为薛晓刚等几位...
2024-09-13 12:47:05
592
原创 数据库简史:IBM中国研发中心的数据库力量
在《数据库简史》的发布直播中,我提到了IBM中国研发中心的数据库力量,而且,正是由于IBM院士中的华人推动,使得该研发中心一度成为IBM全球研发中心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也为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其中的两位IBM华人院士分别是郑妙勤和王云,郑妙勤是自1962年以来第一位获得IBM院士称号的亚洲女性,2006年她更进一步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她也是王云的导师。我在书中记录了郑妙勤的学习...
2024-09-11 06:55:21
493
原创 贺昆明理工大学70周年及信自学院50周年
2024年9月1日,是母校——昆明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也是昆明理工大学信自学院建院50周年的日子。在此祝贺母校和信自学院生日快乐。非常荣幸受信自学院齐毅书记邀请,得以回到母校参加校庆庆典,并在信自学院的庆祝大会上发言,还趁机为师弟师妹们做了一个主题报告分享。我在刚刚出版的新书《数据库简史》中,还提到了母校和数据库的缘分,这些缘起缘落难以预料,但是蓦然回首,正是母校“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指...
2024-09-06 07:04:48
976
原创 数据库简史:探索数据库征途上那些温暖人心的小故事
在当今时代,可能每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与挑战,选择怎样的方向、开启怎样的职业生涯,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那么,如何抉择呢?在《数据库简史》一书中,我遴选了几位大神的职业生涯选择的故事,作为示例:初出茅庐,谁的青春不迷茫?我在全书中描写了大量数据库领域鲜为人知却又温暖人心的故事。正是这些温暖的故事,让我们不迷茫、有希望、向未来!1988年,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将“软件系统奖”同时授...
2024-09-02 07:01:31
1392
原创 我的推荐:腾讯云罗云《从零构建向量数据库》
在2024年8月,好几本和数据库相关的图书相继出版,我以为,这恰恰是数据库领域蓬勃向上的一种表现。数据库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哪怕是谈论,所以我的《数据库简史》是一种尝试,希望以一种科普的风格,能够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基础软件产业。在写作《数据库简史》一书中“向量数据库”部分时,恰逢腾讯云VectorDB发布,所以我向产品负责人罗云老师请教多次。也恰巧得知他正在写作《从零构建向量数据库》一书,在他的邀请...
2024-08-29 06:56:28
1043
原创 《数据库简史》推荐序: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熊伟《从历史中触摸未来的脉搏》...
数据库产业的成功,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成功。数据库生态的健全,一定是数据库产业成功的有力保障。而开源已经成为了数据库世界的主流,全球以MySQL、PostgreSQL等为代表的开源数据库,源自中国的以openGauss、TiDB等为代表的产品也逐步站上了国际舞台。而开源世界的神当属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RMS)。斯托曼在1983年9月启动了GNU项目,目的...
2024-08-28 06:47:57
1145
原创 《数据库简史》推荐序:阿里云李飞飞博士《中国数据库走向世界前列》
自1970年,科德博士发表关系型数据库奠基论文以来,市场迅速被关系型数据库所占据。System R和Ingres两个项目争先夺后,并与Oracle一道,塑造了商业数据库的世界,一时Sybase、Informix、MS SQL Server等群星璀璨。打破商业数据库的统治,源自互联网的变革,而互联网的灵魂是开放自由,开源软件最终成就了互联网。开源数据库随之破局而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开源技术上,开...
2024-08-27 06:50:43
937
原创 《数据库简史》推荐序:清华大学李国良教授《中国数据库一定会屹立在世界之巅》...
中国数据库产业的蓬勃健康发展要靠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靠优秀的人才,前仆后继、薪火相传、持之以恒。数据库技术的积累长达60年,其知识密度高、工程难度大,只有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才有可能打造出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产品。在数据库的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产品闪耀一时,但也如昙花一现,这样的产品对于用户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中国是数据库领域的后来者,应当以史为鉴,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这就更加需要优秀的人才。中...
2024-08-26 07:01:28
1228
原创 《数据库简史》推荐序:中科软总裁左春《学习与传承》
感谢中科软总裁左春先生为《数据库简史》一书作序推荐。左总是我的前辈和师长,我自从2006年开始,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中国软件技术大会”,从未中断。每年大会上最重要的议程就是听左总的年度技术观察报告,既有学者风范,又有工业洞察,一路行来,17年矣。最近几年,左总的“中国软件技术大会”又增加了一个不容错过的环节,就是嘉宾晚宴,这个晚宴的亮点不是吃饭,而是左总会邀请每位嘉宾做“3分钟演讲”,介绍自己一年来...
2024-08-22 07:44:01
433
原创 《数据库简史》推荐序:投入社区,共建生态
《数据库简史》一书在写作和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大量专家、朋友们的鼓励、指导、帮助与推荐,这一方面让我备受鼓舞,一方面又让我惴惴不安。备受鼓舞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会对数据库行业有所帮助,惴惴不安是因为生怕有负期待。然而无论如何,书稿终成,是时候将朋友们的鼓励和大家分享了。《数据库简史》的推荐序之一来自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张熙伟先生。如同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到本书的写作动机:我在数据库行业从业25年,也...
2024-08-21 07:13:15
809
原创 《数据库简史》一书的说明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公众号也很少更新,主要原因就是在写作《数据库简史》一书,希望一些老朋友还在。昨天是《数据库简史》一书上架的第一天,我也仍然没有拿到新鲜入库的图书(只是到了出版社的库房),可能要和手快的朋友一起拿到。关于这本书的写作因由,请参考文章:《数据库简史》一书正式出版。但是关于这本书写作的难度和我所付诸的努力,还是想在这里絮叨几句。首先,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和书籍,因为出版...
2024-08-20 07:08:19
437
原创 《数据库简史》一书正式出版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朋友一直问我,新书的进展如何?现在终于可以回复大家:《数据库简史》一书终于正式出版了!《数据库简史》是我写作时间最长、遭遇挑战最大、编辑修订最多的一本。之所以说挑战最大,是因为这是一次全新的写作历程,和过往我的书籍完全不同,这本书不是讲数据库的技术细节,而是侧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一本关于技术的科普读物。【初衷】为什么要写作这样一本书?最直接的因素当然是:中国数据库市场迎来了...
2024-08-19 17:02:37
1157
原创 数据库中的跳号问题真的需要管理吗?
在数据库中,我们经常为对象或记录赋予一个顺序增长的序号作为标记,序列就是实现数据库功能的特性之一。有了顺序号就有了一类烦恼:如何防止跳号?最近,在Oracle 23ai 版本中测试时,通过一个报错遭遇到Oracle为解决跳号问题引入和内部特性。如下,在删除用户时遇到 ORA-01653 错误,不能扩展空间,引发空间扩展的对象是 OBJNUM_REUSE 。这是当删除对象时,数据库在 OBJNUM_...
2024-08-15 07:00:24
1027
原创 偷梁换柱:国产数据库如何防范误写入?
前几天和用户交流,提到了数据库中的一种情形,那就是,数据库如何防范数据库外部的改写或篡改。也就是说,如果操作系统管理员(SA),不经过数据库的SQL/DML操作,改写了数据,数据库有办法检测到吗?我们先说结论:1.外部数据篡改、侵入的情况确实可能存在(后面我举例说明),通过OS级别的数据块替换,可以改写数据(更不要说类似BBED的工具);2. 大部分自研的国产数据库,还做不到精确校验和防范这类情...
2024-08-12 07:35:26
795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