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Message源码是最简单的。
首先,该类实现了接口Parcelable,也就表示,Message是一个可序列化对象。
然后构造方法里面没有任何逻辑,仅仅是构造出一个Message对象。Message里面还有一个很常用的方法obtain()。
/**
* Return a new Message instance from the global pool. Allows us to
* avoid allocating new objects in many cases.
*/
public static Message obtain() {
synchronized (sPoolSync) {
if (sPool != null) {
Message m = sPool;
sPool = m.next;
m.next = null;
m.flags = 0; // clear in-use flag
sPoolSize--;
return m;
}
}
return new Message();
}
这个方法挺有意思。Message里面用到了类似链表的表达方式。通过成员变量Message next去表示下一个。而这里的逻辑就很简单,就是取出sPool 作为返回。并且从链表中也移除该对象。然后其他的 set/get方法都不用说明的。然后里面的sendToTarget()还是调用了Handler的方法。
23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