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虚拟机有了解么?先讲讲它的内存模型吧。
Java虚拟机规范中将Java运行时数据分为六种。
1.程序计数器:是一个数据结构,用于保存当前正常执行的程序的内存地址。Java虚拟机的多线程就是通过线程轮流切换并分配处理器时间来实现的,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互不影响,该区域为“线程私有”。
2.Java虚拟机栈:线程私有的,与线程生命周期相同,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栈,方法返回值。局部变量表放着基本数据类型,还有对象的引用。
3.本地方法栈:跟虚拟机栈很像,不过它是为虚拟机使用到的Native方法服务。
4.Java堆: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对象实例几乎都在这分配内存。
5.方法区:各个线程共享的区域,储存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编译后的代码。
详细讲解:JVM 内存分配
一般Java堆是如何实现的?
在HotSpot虚拟机实现中,Java堆分成了新生代和老年代,我当时看的是1.7的实现,所有还有永久代,新生代中又分为了eden区和survivor区,survivor区又分成了S0和S1,或则是from和to,(这个时候,我要求纸和笔,因为我觉得这个话题可以聊蛮长时间,又是我比较熟悉的…一边画图,一边描述),其中eden,from和to的内存大小默认是8:1:1(各种细节都要说出来…),此时,我已经在纸上画出了新生代和老年代代表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