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Internet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探讨了网络协议的作用和要素,以及数据交换的方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课时一、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自制-无主从关系

    互连-互联互通

2.距离远如何保持通信?

    答: 通过交换网络连接主机。交换节点(例如路由器)

3.什么是Internet ?

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络

a.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即数以百计的计算机设备集合:

1.主机(hosts) = 端系统

2.运行各种网络应用

b.通信链路

光纤、铜缆、无线电、卫星 . . . . . . 

c.分组交换:转发分组(数据包)

路由器(routers)和交换机

作用:

1.为网络应用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设备基础, 如web、email

2.为网络应用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I)、使得应用可以通过互连网发送数据请求。

4.仅仅有硬件(主机、链路、路由器.....)能否保证数据的有序交付?

答:No, 还需要协议

课时二、协议

任何的通信和信息交换都需要规则,即协议

1.什么是网络协议

答: 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协议规定了通信实体之间信息交换的格式、意义、顺序以及针对收到信息和发生的事件所采取的‘动作’。

2.协议三要素

1. 语法 syntax(数据格式、信号电平)

2. 语义 semantics(a.需要发出何种信息、完成时如何响应、差错控制)

3.  时序(事件顺序、速度匹配)

3. 协议规范了网络中所有信息发送和接受过程(rse文档)

4.网络结构

a. 网络边缘(主机、网络应用)

1. 主机(端系统)如web、email 

2. c/s应用模型(client/server) 如ftp应用,web应用

3. p2p 应用模型,无专用服务器

b. 接入网络,物理介质(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如何将网络边缘接入核心网

1. 住宅接入网络(家庭)

2. 机构接入网络(学校企业等)

3. 移动接入网络

用户关心的是带宽(bps):数据每秒传输多少,即传输速度,而不是其他学科说的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

接入网络,数字用户线路DSL,电缆网络(频分多路复用)、机构接入网络(Ethernet)速度可达10M、100M、1000M/S

通过共享的无线接入网络连接终端系统与路由器

1. 通过基站或称为接入点

无线局域网: 同一建筑物内30m

广域无线接入: 通过电信运营商(蜂窝网),接入范围在几十公里,宽带: 1Mbps、 10Mbps

c. 网络核心

1. 互联的路由器网络

2. 网络核心的关键功能:路由 + 转发

路由routing:确定分组,分组算法

网络核心解决的基本问题:

5.Internet结构:网络之网络

端系统接入isp连接到Internet

接入isp必须进一步互连

构成复杂的网络互连的网络

组成:    1 . 数以百计的isp直接彼此互连。不可行

2. 将每个isp连接到国家isp,但从商业角度,会有多个isp。

内容提供商网络,如google

当今的网络结构

一级ISP A       一级ISP B ......         Goog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域isp       区域isp            XP       | |

       | |      | |                  | |                    | | | |   

accessIsp     accessIsp   accessIsp  accessIsp  .......

在网络中心: 少数互连的网络


课时三、数据发送

a、数据交换

如何主机之际相连,会存在N方链路问题 ( N*(N-1)/2)),所以可以 通过交换设备互连,主机在与交换设备相连接的方式来实现数据交换

什么是交换?

动态转接 : 

|------------|-------------------|-----------|

|   端口— |—交换设备— |—端口   |

|  端口—  |—交换设备— |—端口   |

                |  端口—  |—交换设备— |—端口   |

     |------------|-------------------|-----------|

典型的电路交换网络:电话网络

拨号——请求建立连接

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拆除电路)

特点:独占资源,释放连接后别人才能使用

课时四、多路复用

1. 多路复用是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链路、网络资源划分为资源片,将资源片分配给各路呼叫(calls),每路呼叫独占分配给各路资源片进行通信,资源片可能闲置

2.多路复用包括: 

1. 频分复用 

个用户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用户分配到某个频率后, 始终占用这个频带

2. 时分复用

将时间分为一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每个用户只在对应的时区中工作

3. 波分复用

4. 码分复用CDM(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m bit的码片序列,其中“ 0 ” 用 “ -1 ” 表示,“ 1 ” 用 “ + 1” 表示)

1. 广泛用于蜂窝网,卫星通信。

2. 个用户使用相同频率载波,利用各自码片序列编码数据

3. 编码信号 = 原始数据 * 码片序列

4. 各用户码片相互正交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Analog Devices公司生产的AD8436真均方根-直流(RMS-to-DC)转换器的技术细节及其应用场景。AD8436由三个独立模块构成:轨到轨FET输入放大器、高动态范围均方根计算内核和精密轨到轨输出放大器。该器件不仅体积小巧、功耗低,而且具有广泛的输入电压范围和快速响应特性。文档涵盖了AD8436的工作原理、配置选项、外部组件选择(如电容)、增益调节、单电源供电、电流互感器配置、接地故障检测、三相电源监测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特别强调了PCB设计注意事项和误差源分析,旨在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款高性能的RMS-DC转换器。 适合人群:从事模拟电路设计的专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精确测量交流电信号均方根值的应用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电力监控等领域,实现对交流电压或电流的精准测量;②适用于手持式数字万用表及其他便携式仪器仪表,提供高效的单电源解决方案;③在电流互感器配置中,用于检测微小的电流变化,保障电气安全;④应用于三相电力系统监控,优化建立时间和转换精度。 其他说明:为了确保最佳性能,文档推荐使用高质量的电容器件,并给出了详细的PCB布局指导。同时提醒用户关注电介质吸收和泄漏电流等因素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