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系统介绍:
计算系统通常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
硬件:计算机硬件是计算系统的物理组成部分,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电源等,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
软件: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的非物理组成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系统工具等,其中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提供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服务,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网络管理等,应用程序是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包括文本编辑器、浏览器、办公软件等。
计算系统的工作原理:
CPU通过读取指令和数据,执行运算操作,并将结果存储到内存中,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和保障,应用程序通过操作系统接口,利用硬件资源进行具体的操作和运算。
现代计算机通常采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即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通过地址寻址方式进行访问,这种结构具有指令流水线技术、缓存技术、超标量技术等优化方式,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率。
在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计算机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关注计算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问题,以实现计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 进制转换
进制是一种表示数值的方法,通常使用的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在计算机领域,常常需要进行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 十进制转二进制:将十进制数不断除以2,得到的余数倒序排列即为二进制数。
例如,将十进制数27转为二进制数:
27 / 2 = 13 余 1
13 / 2 = 6 余 1
6 / 2 = 3 余 0
3 / 2 = 1 余 1
1 / 2 = 0 余 1 将余数倒序排列得到二进制数11011。
二进制转十进制:将二进制数的每一位乘以对应的权值(2的幂次方),然后将结果相加即可得到十进制数。
例如,将二进制数11011转为十进制数: 1×2^4 + 1×2^3 + 0×2^2 + 1×2^1 + 1×2^0 = 27
十进制转八进制:将十进制数不断除以8,得到的余数倒序排列即为八进制数。
例如,将十进制数123转为八进制数: 123 / 8 = 15 余 3 15 / 8 = 1 余 7 1 / 8 = 0 余 1 将余数倒序排列得到八进制数173。
- 八进制转十进制:将八进制数的每一位乘以对应的权值(8的幂次方),然后将结果相加即可得到十进制数。
例如,将八进制数173转为十进制数: 1×8^2 + 7×8^1 + 3×8^0 = 123
- 十进制转十六进制:将十进制数不断除以16,得到的余数倒序排列即为十六进制数,其中1015用AF表示。
例如,将十进制数456转为十六进制数: 456 / 16 = 28 余 8 28 / 16 = 1 余 12(C) 1 / 16 = 0 余 1 将余数倒序排列得到十六进制数1C8。
- 十六进制转十进制:将十六进制数的每一位乘以对应的权值(16的幂次方),然后将结果相加即可得到十进制数。
例如,将十六进制数1C8转为十进制数: 1×16^2 + 12×16^1 + 8×16^0 =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