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根定理是一种快速判断多项式方程可能有的有理数根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有限的列表,列出一个整系数多项式可能的有理根,然后通过验证筛选真正的根。
1. 定理的陈述
对于一个整系数多项式方程:
P(x)=anxn+an−1xn−1+⋯+a1x+a0=0
P(x) = a_nx^n + a_{n-1}x^{n-1} + \cdots + a_1x + a_0 = 0
P(x)=anxn+an−1xn−1+⋯+a1x+a0=0
如果它有一个有理数根 r=pqr = \frac{p}{q}r=qp(其中 ppp 和 qqq 为整数,且 gcd(p,q)=1\gcd(p, q) = 1gcd(p,q)=1),那么:
- ppp 是常数项 a0a_0a0 的一个因数;
- qqq 是最高次项系数 ana_nan 的一个因数。
2. 如何使用有理根定理
- 写出常数项 a0a_0a0 的所有整数因数(包括正负号)。
- 写出最高次项系数 ana_nan 的所有整数因数(包括正负号)。
- 列出所有可能的有理根,形式为:
r=±常数项的因数最高次项系数的因数 r = \pm \frac{\text{常数项的因数}}{\text{最高次项系数的因数}} r=±最高次项系数的因数常数项的因数 - 逐一代入原方程验证,找到实际的根。
3. 示例
考虑多项式:
P(x)=2x3−3x2−2x+1
P(x) = 2x^3 - 3x^2 - 2x + 1
P(x)=2x3−3x2−2x+1
- 常数项 a0=1a_0 = 1a0=1,其因数为 ±1\pm 1±1。
- 最高次项系数 an=2a_n = 2an=2,其因数为 ±1,±2\pm 1, \pm 2±1,±2。
- 可能的有理根:
r=±常数项因数最高次项系数因数=±1,±12 r = \pm \frac{\text{常数项因数}}{\text{最高次项系数因数}} = \pm 1, \pm \frac{1}{2} r=±最高次项系数因数常数项因数=±1,±21 - 验证:
- 代入 x=1x = 1x=1,得:
P(1)=2(1)3−3(1)2−2(1)+1=−2≠0 P(1) = 2(1)^3 - 3(1)^2 - 2(1) + 1 = -2 \neq 0 P(1)=2(1)3−3(1)2−2(1)+1=−2=0
所以 x=1x = 1x=1 不是根。 - 代入 x=−1x = -1x=−1,得:
P(−1)=2(−1)3−3(−1)2−2(−1)+1=0 P(-1) = 2(-1)^3 - 3(-1)^2 - 2(-1) + 1 = 0 P(−1)=2(−1)3−3(−1)2−2(−1)+1=0
所以 x=−1x = -1x=−1 是一个根。
- 代入 x=1x = 1x=1,得:
4. 总结
有理根定理帮助我们迅速列出一个多项式可能的有理数根,避免盲目尝试。不过,它只能找到有理数根,对于无理数或复数根无能为力,需要其他方法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