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尤其是成立了工作室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工作,才能实现职业自由。
很多人都喜欢谈自由,我这里所说的职业自由不是自由职业。自由职业是指摆脱了企业与公司的制辖,自己管理自己,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种职业。
我所说的职业自由是指你对职业的深度掌控感,有选择的权利,让你感觉到的自由。
这种自由,你可以通过上班实现,可以通过自由职业实现,也可以通过创业实现。
在我经手的生涯咨询案例中,我发现,大多数来访者的职业困惑,归根到底都源自于:不会工作。
很多年轻人在工作上都很努力、上进。这几年随着线上课程的崛起,很多人把碎片化时间也利用起来,希望多学点知识和技能。
但通过生涯咨询案例的复盘总结我发现,尽管人们已经如此用心和努力,收获还是不尽如人意。
知识面变宽,越学习越迷茫,职位没什么提升,薪酬没什么涨幅。
努力的结果只是感动自己,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于是人们更加焦虑。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工作、学习和成长经验,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很多人知道我是生涯咨询师,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拥有独立的线下面询工作室。
其实做生涯咨询,对于我来说也算是一次职业转型。在此之前,我做了十几年的HR,创过业,出过国,几经折腾,才过上了有掌控感的生活。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我的职业生涯没有快速崛起,只有曲折前进,这其实正是很多普通人的职业成长路径。
这篇文章,我就跟你讲讲这十几年来我参透的普通人的职业发展规律。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2003年,我还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办公室文员。每天的工作非常枯燥、琐碎,打字复印、端茶倒水、跑腿打杂……
当时,行政和人力资源没有“分家”,都隶属于办公室,所以,作为办公室资历最浅的新人,领导没有给我安排具体的工作,而是让我轮岗。
哪块业务需要人手,我就要被拉进去帮忙。我戏称自己:“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在做文员的那段时间里,我配合同事办理员工入职离职手续、准备招聘材料、布置培训会场、接待来访客户……
办公室女生多,平时只要勤快一点、嘴甜一点,关系处好了,同事们也乐于指点我。我的工作都是重复性工作,所以,习得速度很快。
我当时认为人力资源比行政更具有技术优势,所以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我大概用了3-4个月时间,把除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绩效与薪酬、职业生涯规划之外的其他所有部分,都弄清了大概。
年底,公司调整组织架构,将原来办公室的职能细分为人力资源和行政两个部分。我主动申请调入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和培训。
一开始,我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报纸上刊登职位、接听应聘电话、电话邀约面试(那时网络招聘还不普及)、新员工的职前培训等,周而复始,很枯燥,没有一点新意。
在不断地重复中,我开始用心做出一些改进:
比如,我结合胜任素质模型设计岗位说明书;
面试时加入测评、宣讲及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
引入培训学分制,增加培训内容,将培训与员工晋升衔接。
这样,招聘和培训模块就比以前要丰富和严谨了许多。
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学能习得的知识只是皮毛。
2005年,我开始参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系统培训,并于年底顺利通过了中国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认证。
这次学习,打开了我的视野,极大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也重新构建了我在人力资源领域的人脉。
此后没多久,我由人力资源主管晋升为人力资源部部长。
从职场新人成长为中层,我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这期间,有很多时候我是在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从职员到中层,我认为没什么捷径可走,要说有,那就是耐心和用心。
在职场的最初几年,大部分人做的都是这些简单的小事。有些人总是怀疑自己被大材小用。简单的事情天天能做好就不简单,容易的事情件件干好也不容易。
做“精”每件小事,实际上就是在为自己积攒品牌和口碑。所以说,职场新人在讨论大事之前,请先把身边能做到的小事都做好做精。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成功并不难,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3.Python正向硬件圈杀来!工程师们,别再问需不需要学Python了!
4.在PC上对MCU程序中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用过FreeMASTER吗?
6.我为何要弃 Java、JavaScript、Ruby 于不顾,而去寻找新的编程语言?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版权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支付稿酬或者删除内容。